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
─文殊淨土唐卡略說


展出日期:2022年2月1日(初一)下午3點開幕~2月28日
展覽地點:台南市民權路吳園

這幅古唐卡是噶瑪噶居寺最重要的文物珍藏。推測是明末清初作品,完美呈現文殊淨土之莊嚴。以礦物顏料敷彩,黃金粉末描線,色澤溫潤飽滿,經久不褪。唐卡藝術在西藏有多種畫派,部分唐卡屬於膠彩畫,某些畫派深受中國山水畫影響,共同規範皆是《佛說造像度量經》。有鑒於寶物珍貴,為利益更多眾生能與文殊菩薩結緣,首次請出噶瑪寺展覽,同時也作為彩繪唐卡與佛屏木雕唐卡之比較欣賞,或可兩相烘托,倍增意趣。

中央主尊:文殊師利菩薩。
中央主尊:文殊師利菩薩。
走進清涼佛國

中央主尊:文殊師利菩薩。一面二臂、立於蓮花月輪上,身上穿戴十三種圓滿報身莊嚴。雙手於胸前作「轉法輪印」,手捻烏巴拉花,右方烏巴拉花上有經函,左方烏巴拉花上有寶劍。寶劍象徵「斬斷煩惱的勝慧」,烏巴拉花象徵「方便」。頂有藍色頭光,周身背光以無數平行金線細膩描滿,宛若萬寶光明自菩薩尊身向外綻放。

文殊菩薩周圍四方,有四座宮殿。右下方的宮殿蓮花月輪上,安住觀音菩薩,左手持蓮花,左肩披覆仁獸斑羚為絡腋。(仁獸絡腋,詳見第二十二座佛屏四臂觀音簡介)

唐卡左下方宮殿安住彌勒菩薩,右手蓮花上有法輪,左手持寶瓶。左肩與觀音菩薩一樣,披覆仁獸絡腋,這是相當罕見的造像特徵,呼應了工布查布《造像量度經續補》之記載:「(仁獸絡腋)此一件服飾。諸經典未見他像所用。惟獨觀音及慈氏菩薩像有之。」大悲觀音「拔苦」、大慈彌勒「與樂」,實為一體兩面。

左下方宮殿安住彌勒菩薩,右手蓮花上有法輪,左手持寶瓶。左肩與觀音菩薩一樣,披覆仁獸絡腋,這是相當罕見的造像特徵
左下方宮殿安住彌勒菩薩,右手蓮花上有法輪,左手持寶瓶。左肩與觀音菩薩一樣,披覆仁獸絡腋,這是相當罕見的造像特徵
右下方的宮殿蓮花月輪上,安住觀音菩薩,左手持蓮花,左肩披覆仁獸斑羚為絡腋。
右下方的宮殿蓮花月輪上,安住觀音菩薩,左手持蓮花,左肩披覆仁獸斑羚為絡腋。

左上方,金剛手菩薩,右手持金剛杵。有關金剛杵之意義,詳見第二十六座佛屏簡介。

安住右上方宮殿的菩薩,由於沒有畫出「手徵」(即菩薩本尊手持的法器,古代譯為「幖幟」,佛教藝術史常稱為「持物」)無法研判。

左上方,金剛手菩薩,右手持金剛杵。
左上方,金剛手菩薩,右手持金剛杵。
右上方宮殿的菩薩,由於沒有畫出「手徵」無法研判。
右上方宮殿的菩薩,由於沒有畫出「手徵」無法研判。
唐卡下方,彩虹圓光中是妙音佛母。雙手抱持藍琉璃千弦琵琶,是文殊菩薩之眷屬。
唐卡下方,彩虹圓光中是妙音佛母。雙手抱持藍琉璃千弦琵琶,是文殊菩薩之眷屬。

唐卡下方,彩虹圓光中是妙音佛母,又名「妙音天女、辯才天女、美音天」。雙手抱持藍琉璃千弦琵琶(唐卡常畫為鳳頭琴),是文殊菩薩之眷屬。修持妙音天女法門,其加持力能讓人智慧增長,精通「智者三事」,即講經、辯論和著述寫作。

文殊菩薩正上方,七朵小蓮花上,安住七尊佛。可能與「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有關,但缺乏此唐卡的經典依據,僅屬推測,未能斷言。最上方高懸華麗傘蓋,瓔珞飄帶燦爛紛呈,中央有壇城曼荼羅。如此構圖,在一般唐卡中非常罕見。

兩旁供養天女,居右者手持瓔珞、居左者引蓮花蔓,凌雲蹁躚,宛若敦煌飛天之飄逸,看似向外飛出,卻回眸遙相對望,極具張力。其餘天女手持寶瓶、傘蓋、飛幡等供養物,布局對稱而優美靈動。

文殊菩薩正上方,七朵小蓮花上,安住七尊佛。可能與「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有關。最上方高懸華麗傘蓋,瓔珞飄帶燦爛紛呈,中央有壇城曼荼羅。兩旁供養天女,居右者手持瓔珞、居左者引蓮花蔓,凌雲蹁躚,宛若敦煌飛天之飄逸。
文殊菩薩正上方,七朵小蓮花上,安住七尊佛。可能與「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有關。最上方高懸華麗傘蓋,瓔珞飄帶燦爛紛呈,中央有壇城曼荼羅。兩旁供養天女,居右者手持瓔珞、居左者引蓮花蔓,凌雲蹁躚,宛若敦煌飛天之飄逸。

文殊菩薩正前方,八功德水蓮花池中,畫滿富麗的樂舞供養,橫笛、腰鼓、甲鈴嗩吶、鐃鈸、琵琶,以及敬獻天衣、珍寶、拂塵、妙花……靡不備至,肢體語言多彩多樣,線條宛轉流暢,動態感十足,活潑細膩。敷彩設色華麗濃重,紅綠藍橘大量運用,對比鮮明。加上泥金莊嚴,益見尊貴。與著名的唐代敦煌經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殊菩薩正前方,八功德水蓮花池中,畫滿富麗的樂舞供養。與著名的唐代敦煌經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殊菩薩正前方,八功德水蓮花池中,畫滿富麗的樂舞供養。
文殊菩薩功德

文殊菩薩是八大菩薩(又稱八大近子)之一,於諸菩薩中,智慧第一,被譽為三世諸佛成道證覺之母!釋迦牟尼佛曾盛讚文殊:「我今成佛,威神尊貴,得以救度十方一切眾生,都是仰仗文殊之恩。文殊本是我導師。過去無量諸佛,也都是文殊弟子;未來諸佛,也是文殊威神恩力所致。」[1]

文殊菩薩在過去久遠無量劫前,曾是「虛空王」,在雷音如來之前發菩提心。猶如牧羊人,若有一眾生未成佛,文殊誓不成佛。文殊菩薩成佛時,號曰「普見如來」,佛剎名為「如願圓滿積集離塵清淨」[2]。若拿一根毫毛的百分之一,沾取一滴海水。以這滴水譬喻無量壽佛之淨土功德莊嚴,那麼其餘浩瀚廣大海洋,猶如普見如來之佛剎莊嚴。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佛陀讚歎文殊菩薩為「三世佛母」,並說:「一切如來在修行地,(文殊)皆曾引導,初發信心,以是因緣,十方國土成正覺者,皆以文殊而為其母。」「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

《清涼山志》引《般涅槃經》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者,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

《華嚴經》記載:「文殊師利童子,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常於一切諸佛眾中為說法師,一切如來之所讚歎!」

跟著菩薩迴向發願

祈願與這幅唐卡結緣的眾生,一切見、聞、憶、觸、隨喜讚歎者,都能蒙受文殊菩薩慈悲眷顧,發無上菩提心,早日解脫輪迴,證悟成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註1: 《佛說放鉢經》釋迦牟尼佛云:「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註2:詳見唐‧不空大師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發布日期: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