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禮儀(三):早晚行供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面對壇城的八供是由左到右(水、水、花、香、燈、塗香、朵瑪、音樂),這種擺置是供養父續本尊。若壇城所供養的是母續本尊,八供就必須由右至左(水、水、花、香、燈、塗香、朵瑪、音樂)。假如壇城同時有父續、母續本尊,則可擺兩套,或者依較多佛像決定只擺一套。
八供中的「朵瑪」,可用果實代替。平常皆以「供養朵瑪」為主,除非修特別本尊時才會更換。「朵瑪」大致分慈悲與忿怒兩種,修忿怒本尊如普巴金剛或大黑天時,則另有代表花和音樂兩種特別朵瑪,朵瑪有時亦作本尊壇城。
供養八供可以實物供養,或僅以水供養。依據噶居巴傳承,積聚功德最好的方法就是供水。因為水取得容易且經濟,大概是噶居巴上師過去經年皆在山上,無力做太多物質的供養吧。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較不易生起執著。
每天早上供養八供,需要更新水及花,香塔可以長期使用。燈在油盡後,清潔燈杯換新燈油。塗香以香水代替,可長期使用。朵瑪供養不需要每天換新,如用水果等就必須每日更換。海螺以右旋螺最好,可長期使用。八供杯內以米或寶石盛滿,若是用米,則必須每星期更新。
每天上午獻供時隨唸《八供供養偈》:
我供妙甘露,祈願世人足。我供妙淨水,洗滌世間濁。
我供妙鮮花,世界常歡喜。我供妙薰香,人心常安定。
我供妙油燈,照亮全世界。我供妙塗香,人心皆柔軟。
我供妙神饈,世間無貧窮。我供妙法樂,能證五神通。
一般早晨上供,晚上撤供。撤供後將水倒掉,可澆花或倒入水溝,供杯擦拭乾淨後覆蓋。隔日晨間上供,八供擺正,每杯距離一粒米,該倒水的倒水,換花的換花,倒水時不可溢出,不可八分滿,必須全滿表示福德具足不漏。另外準備乙只寶瓶,內盛紅花水,若無寶瓶則可以其他代替,以吉祥草或芙蓉沾寶瓶水灑淨八供。因為實物供品皆從外面買回,防其不淨招染障礙,故需灑淨。灑淨時持兩種真言:
རྃ(讓)、ཡྃ(養)、ཁྃ(抗)(一遍);ཨོྃ(翁)、ཨཱཿ(阿)、ཧཱུྃ(吽)(三遍)。
「རྃ」—的本質是火,唸誦時,觀想一切供品的污染被火燒盡。
「ཡྃ」—的本質是風,唸誦時,觀想一切供品的污染被風吹掉。
「ཁྃ」—的本質是水,唸誦時,觀想一切供品最細的污染最後被水洗淨。
緊接著唸「ཨོྃཨཱཿཧཱུྃ」(翁阿吽),翁代表化空,阿代表增長無量,吽代表無量供品轉化為甘露。
──本文摘錄自第三世 洛本天津仁波切之著作《佛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