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紐涅觀音齋戒開示摘錄(一) |
![]() |
說明齋戒 紐涅有齋戒及斷食兩個含意。齋戒期間,最重要的是守戒及持齋。齋戒指八關齋戒,前五戒是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竊、不妄語、不飲酒,與居士五戒相同。第六戒為不塗飾香鬘,第七戒為不伎樂歌舞,亦不觀聽,第八戒不坐臥高廣大床。 齋食,即過午不食,為第九條。前八條屬於戒律,第九條過午不食屬於齋法,總稱為八關齋戒。關是關卡,有保護之意,保護我們的身語意不造惡。 「紐涅」乃是千手千眼觀音的齋戒加上斷食,第二天過午不食,第三天斷食。有關「紐涅」的緣起、功德及如何修持,在《紐涅閉關講義》中有非常詳細的講述,不再重覆。 齋戒的動機 古德說:「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造惡便是輪迴錨。」身體是一切善惡的奴隸,用來造惡或是成就解脫,端看自己的動機。 身體的殊勝難得之處,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說:身體可用來修行。身體若不用來修行,便毫無殊勝可言。六道之中,唯有人道可以修行,這也是苦樂參雜的人道最殊勝之點。 人應當活在善願之中,而非活在慾望之中。當慾望轉化為利他之時,善願便形成了。基於對身體的了悟,建立正確的修行動機,同時依照自己的人生歷練,開始對人世之苦有深刻的體悟,以此動機修持齋戒,最為殊勝。 持戒的功德 在這部經中,佛陀告訴我們,經歷了恆長的劫數,期間向無量諸佛供養無量經幡、飲食、明燈、花鬘等等,如是功德將不可計量;但若能在末法時期,佛教即將滅亡之際,持守戒律一日夜,此功德更勝於前。 所以雖然身體是無盡苦果、無盡苦器,但俗義諦一體兩面,二元相對,如何轉苦為樂,轉輪迴為涅槃?其關鍵在於「清淨持戒」。 及時修行 對無暇修行的現代人而言,持守八關齋戒是一種方便,依此方便逐漸堅固出離心。出離,有人說出家,但無論是出離或出家,對生死輪迴、快樂痛苦若缺乏正確的了知,那都只是表相,是自己騙自己。 以大悲心受戒 問:菩薩的大悲心從何而得? 問:什麼是佛? 答:具有大悲心,為饒益一切眾生,行不可思議事業者,是諸佛三門之所為。換言之,佛的身語意所想、所行,皆是為饒益一切眾生,即便呼吸出入息,亦是為饒益一切眾生,此即是佛。 明天早上向上師、三寶祈求戒律時,諸位務必生起菩薩的願心,期許自己必行菩薩道,以如是大悲心受戒,是最圓滿持守八關齋戒的動機。 謹慎持戒 語戒指不妄語。語的本質是離言,亦即不說話。為了令語保持清淨,齋戒期間要求禁語,用意是令心不散亂、不胡思亂想,手語、紙條皆嚴格禁止。語也要守戒、持齋。 心中保持正念,不要心猿意馬,想世俗的事情。能觀想千手觀音最好,若不能,則保持無念。心的本來面目即是無念,但並非昏沈。無念是有覺知的,對外在所發生的一切清清楚楚,但不受牽引,這是需要訓練的。 齋戒不僅是身體受齋戒,語、心也要受齋戒,如此身語意才能夠圓滿八關齋戒。 |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