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居傳承與修行次第—密勒日巴親近夜開示(二)
發布日期:2009/3/29  
 
噶瑪噶居傳承與修行次第—
密勒日巴親近夜開示(二)

時間:2009年3月18日
地點:台北祖菩道場

傳承的緣起

   噶居巴的傳承來自印度,創始人是帝洛巴。帝洛巴也稱帝利巴,就是榨芝麻油的人。帝洛巴一生居無定所,依止不同的上師、善知識學習禪修、密續,最後在恆河畔的茅屋獨自禪修好幾年。證得大手印成就之後,又開始流浪,並且教導前來求教的弟子。其中一位是當時印度非常出名的大學者叫做那洛巴。

  由這個緣起,我們可以了解噶瑪噶居從來就不是一個有組織的系統,而且我們的祖師都是不慕名利。不是在高山,就是在河邊,我們的寺廟大多建在高山峻嶺,越達不到的地方,越是可以發現有白教的寺廟。我們不像時下的教會或其他的佛教團體,那麼的有組織系統。


拋棄世俗成就

  那洛巴尊者依止帝洛巴之前,已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印度那爛陀佛學院院長。那洛巴在他人生、學術地位達到頂峰的時候,突然辭去那爛陀佛學院院長的職務,因為那洛巴再也無法忍受世俗成就的空虛,以及自己無法明瞭開悟的狀況。那洛巴犧牲這輩子別人想要都無法達到的俗世成就而流浪到北方,尋找一位真實可靠的上師。這是金剛亥母示現為一位老女人來向他指點,而令他毅然決然的放棄。

  以人的化身來說,帝洛巴是我們的初祖,第二個祖師是那洛巴。但在帝洛巴之前有上師嗎?有!一位是上樂金剛,一位是金剛亥母。因為帝洛巴是直接從上樂金剛與金剛亥母獲得完整的密續灌頂,所以有時我會說,如父的上師─上樂金剛,如母的上師─金剛亥母。上樂金剛是我們噶居傳承的父親,我們的母親則是金剛亥母。上樂金剛跟金剛亥母對我們的重要,就像我們的父母,更勝於父母,因為父母只能夠這一生生下我們、教養我們,卻沒有辦法令我們成佛!上樂金剛與金剛亥母是比父母更像父母的父母,不僅可以生下我們,也可以令我們成佛!

  那洛巴依止帝洛巴這段過程我曾經講過,師徒相伴十二年,直到那洛巴證得大手印成就後,帝洛巴才讓那洛巴離開。那洛巴遵照上師帝洛巴的囑咐,開始攝受弟子。其中有一位是來自西藏的卻吉羅卓,也就是眾所皆知的瑪爾巴。我們噶居巴傳承,有兩位本尊,兩位印度的祖師,第一位西藏的祖師是瑪爾巴。


三次赴印求法

     瑪爾巴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自身的安危,三次長途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到印度依止那洛巴學習佛法。第三次到印度,他領受完整的大手印傳承,並且將他在印度所學到的密續轉化為適合西藏人修行的法本儀軌,這是瑪爾巴非常偉大的地方。

  瑪爾巴將這些珍貴的法教,傳給西藏的苦行者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再傳給岡波巴,從此噶居傳承的根本法教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無有間斷。


大手印傳承

  我們這個傳承能長時間存在的理由,就是能讓每一位修行者心靈覺醒,並且將世間世俗的通俗性昇華,化為神聖性。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能讓每一位弟子對大手印都有所體悟。這個體悟,就是開悟。所以要開悟,最直接快速的法門便是經由大手印。這樣子的開悟、覺悟,也就是修行者的生命,以及傳承本身最精華的部分。


皈依的目的

  為什麼皈依?皈依之後要做甚麼功課?目的是什麼?大家要很清楚,我已經點出來了。皈依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求庇護,皈依不會讓你長高,皈依也不會讓你富有,甚至皈依會讓你過去的惡業快速成熟!對於一個沒有智慧的弟子來說,當他皈依之後面臨惡業成熟,他會害怕、恐懼、退縮,甚至於放棄。所以大家的動機要正確,這就是正知正念!如果動機不正確,後面就會越走越偏。


修行的傳承

  我們噶居巴的修行有著非常傳統的背景。一個祖師在一個傳承上面,他的名字可以放在法本上面,你們看了覺得好簡單,但事實上他要經歷好多困難的歷練,那個是好不容易!

  我有好幾次從上師領受灌頂,我的上師法本拿起來,在唸祖師名字時,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啊!眼淚流不停地哭著,老人家在哭的聲音是多麼的淒慘!我們坐在下面看也不是、陪著哭也哭不出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在哭什麼,十分的尷尬。祖師的名字唸完,起碼還要再哭個半小時後才繼續。我有一次真的是忍不住,就問我的上師:你是在哭什麼呢?他說:我在唸祖師傳承名號時,想到我們今天這麼幸運、這麼容易的拿到這個傳承,並獲得這個傳承源源不絕的加持而獲利,都是這些祖師,一代一代的苦修,這樣連結下來的。所以一想到這些祖師,他說他心裡面就痛啊!不自覺地就流下眼淚。

  這個就像是當爸爸、媽媽一樣,如果沒有當過爸爸或媽媽,你就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只有當過人家的爸爸媽媽,才能夠體會自己爸爸媽媽的辛苦。所以聽起來我們覺得很容易,但事實上大家要了解,以下你們要聽的,你們不要打哈欠,我會生氣,因為這都是太珍貴太珍貴的,能夠讓我們感動的東西啊!


傳承的師徒關係

  噶居巴的修行,第一個傳統的背景是傳承本身。傳承不是一個人自己講出來的,必須由該傳承的持有者所證明。

  噶瑪噶居的祖師,所有的修行者都依止在上師的座前學習,不會離開上師。上師在傳法時,絕對不會考量自己的時間來決定要不要參加,一定是以上師傳法為優先,同時晨昏定省大有人在。我想在現代不需要這樣做,可是各位一定要將自己修行過程所體會的,老老實實的跟你的上師報告。在上師的指導下,才能透過修持禪定,成熟自己的智慧,穩定自己的心性。

  對噶居人而言,生命的原始真理,無法只有依靠經典或理論而了悟!這一點很重要!意思是說,不可能只依照法本、經典或者是中觀、唯識這樣的理論,就可以開悟的。雖然說開悟也只是一剎那間的一個念頭而已,但是就我們噶居巴來說,沒有依止一位真實可靠的上師,而且這位上師必須要具有傳承,那個一代一代,從帝洛巴到這個上師本身,歷代的祖師都安住在頭頂之上,經由這一位具有傳承的上師來指導你、加持你,才能夠令行者開悟。這是很嚴謹的。


服從上師的指導

  為了求法,行者─修行的人必要將自己完整的交給這樣如法的上師,而且要服從上師的指導。各位做得到嗎?

  我有幸在阿帝仁波切圓寂前三個月成為他的入室弟子,從阿帝仁波切那裏領受到完整的大手印教導和灌頂。最後他跟我講一個故事,阿帝仁波切說他小時候非常調皮,他的背景很好,在王府裡長大,所以很調皮。在一個寒冬的某天,外面下著大雪,戶外是零下四十幾度,他的上師把他的衣服剝光,然後把他推到門外去,讓他在門外站了一夜。以常理來說,不需要三個小時那個人就死了,但他足足在外面站了一夜。他跟我說,他已經變成冰棒了!他已經昏掉沒有意識。天亮以後他的上師把他抱進屋裡,然後開始搥他,把他打到醒過來。他說他從此以後,個性大變,徹底改變了一個人。他說:「那是我上師的加持!」

  要服從上師的教導,說來很簡單,但是要做真的不容易!因為我們的習染,存在太多的懷疑,還有自我!我們一直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為參考點、為出發點,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來考量。


不可動搖的願

  噶居巴的上師本身也必須要圓滿的達成他的上師的指示之後,然後發願來引導弟子的修行,這樣子的願,就我們噶居巴而言是不可動搖的。也就是說,我身為上師,我必須要服膺上師交代給我的修行工作,我作好之後,我要在上師面前發願,我要再教導弟子。只有這樣子我們的傳承才能夠如黃金般堅固。不會說媳婦熬成婆,成了婆之後就不想教媳婦。不會說這麼珍貴的法,我這麼辛苦得來的,我怎麼可以這麼輕易的就教給他?可是要看弟子的根器、根基適不適合。

  師徒之間能夠透過這樣的關係,那麼弟子好批評的心將會逐漸的去除愚鈍,智慧也會變得敏銳,信心也會增強,以至於能夠逐漸感受到自己進入「覺受的洪流」之中。


覺受的洪流

  「覺受的洪流」就是內心經常湧出源源不絕的甘露,自己的心是和平、穩定,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卸下原來自我保護的防備,也就是卸下面具以及自我。不再那麼的自我,會考慮到別人的立場,弟子將不再依賴過去獲得的經驗。很重要喔!我們做事情都是依賴過去的經驗,以經驗法則來做判斷,但是當你真正進入噶居巴大手印之流,這個會被超越。同時,我們也一直活在假設之中。假設都是自己的心創造出來,看到什麼就假設什麼。還有偏見,會用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想法,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所有的一切。這些都是修行所要去除的染垢,會造成我們佛行事業修行上的障礙。


最可靠的嚮導

  弟子真正需要的是一位切身經驗過,知道如何安然越過洪流的可靠嚮導,而這樣的嚮導唯有自己的上師。只有自己的上師才會願意當你的嚮導,幫助你越過生死之流。這樣子的上師,不會投弟子之所好,也不會以讚美取代指責。可是當弟子樂意信賴上師時,上師也會樂意回饋他最擅長的才華,他會把所學的精華,無論是在吃飯、講話或行走之間,無時不刻,他都會很願意來影響你、傳授給你。可是你能夠獲得幾分,那就看你自己。雨一直下,你是要拿碗來裝,還是要提桶子來裝,有些人不拿碗、不拿桶子,他說隨緣啦,只用雙手去捧…看你自己!


如海的加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噶居祖師,無論是他的生平傳記或者是他的證道歌,這樣子令人熱淚盈眶的原因所在。因為所有祖師的證道歌都很深刻的刻劃出他修行的感受,把他的修行經驗,毫無矯情毫無掩飾的寫出來。

  所有偉大的祖師,為了傳法,都犧牲自己的生活,無私的奉獻自己,毫不藏私的教導,義無反顧的照顧傳承,維持傳承的傳統性,而不是譁眾取寵。自始自終帶領弟子是他不變的責任。弟子從上師那裏所領受的教導,其實就如海之一滴而已,可是他的加持卻有海洋那麼的大!這是像雛鳥羽翼未豐般的弟子,一開始前來學習如何禪修,所始料未及的。可是有一個前提是,你真的要修!

  我們噶居巴的修行有非常嚴謹的脈絡可尋,在傳承的背景下,上師跟弟子的關係,說明了所有祖師的生平故事、證道歌,都蘊含著虔誠之所以如此令人錐心的原因。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