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回首頁
 
  • 洛本天津
  • 噶瑪噶居寺
  • 珍貴法教
  • 法會訊息
    • 最新活動
      法會報導
      公告訊息
  • 專題報導
  • 慈善關懷
  • 護持捐款
  • 家族社群
  • 活動相本
  • 電子報
  • 加入最愛
  • 設為首頁
  • 訂閱電子報
  • 弘法據點
  • 護持捐款
  • 晨修暮修

洛本‧南無 噶瑪巴
噶瑪噶居金鬘傳承木雕唐卡

Skip Navigation Links

木雕唐卡的歷史背景

西藏木雕藝術,常表現在佛寺門樓、牌坊、樑柱、雀替 (註1)、屋簷斗拱、佛龕、寶座、法本夾板、印經版、風馬旗雕版……等等。精雕細琢、莊嚴華麗,或仰之彌高、大器雍容,或精微小巧,總令人驚豔。另一親民風采,則是西藏家具,諸如藏櫃、藏桌,亦是雕花鏤卉,在平凡的俯仰生活之間,處處流露不凡的文化底蘊。

▲如來殿三樓十二生肖樑柱

然而,唐卡從七世紀松贊岡布年代,就以垂直捲軸畫代代承襲,鮮少以木雕形式表現。雖然木雕在西藏建築裝飾中,早已大放異彩。然而,適合作為建材的木料,未必適合細雕。木雕唐卡的歷史脈絡,可上溯著名的西康德格印經院。根據大陸學者研究,這裡的畫版庫中收藏有三千餘塊明清以來拓印唐卡的紅樺木版底本,涵蓋了藏傳佛教各大教派,以及勉寧(舊勉唐)、勉薩(新勉唐)、噶瑪嘎孜(另音譯:噶瑪嘎赤)各畫派。這些印版,年代多數超過百年,甚至達四、五百年之久。所印製的版畫,流傳廣泛,而這些印製版畫的「木刻底版」,可說是「木雕唐卡」的雛形與前身。

註1:雀替又稱托木或插角,是位於樑柱處的三角形透雕木件,可防止水平推力產生的移位,有穩 定直角、鞏固樑柱的作用,漢地建築常見的裝飾題材有鳳凰、鰲魚、花鳥、人物等。

列印 轉寄分享:
上一則《序 下一則 》璀璨金鬘─噶瑪巴傳承木雕唐卡
  • 金剛持
  • 帝洛巴
  • 那諾巴
  • 瑪爾巴
  • 密勒日巴
  • 岡波巴
  • 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
  • 第二世噶瑪巴
    噶瑪巴西
  • 第三世噶瑪巴
    朗瓊多傑
  • 版權宣告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Copyright (c)2014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 噶瑪噶居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