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摩地王經》記載,大菩薩月光童子,發願於五濁惡世,眾生剛強難調之際,不畏艱辛,降生雪域弘揚佛法。月光童子,即岡波巴大師前身。《悲華經》授記云:「佛滅度後,未來世時,於北方國,將來比丘,名曰『醫師』,已曾事敬過去諸佛,宿植德本,發殊勝心,入大乘法。為利眾多有情,故行菩薩行。其人博學多聞,善持菩薩經典,弘揚大乘妙法,樹大法幢,十方普聞……。」
岡波巴大師降生於西藏東部涅地的名門望族。父親是名醫,從小就從父親領受各種學問。七歲起,師從印度、西藏、尼泊爾等國名醫求學八年半,並通達自家祖傳醫學,年少即成一代神醫。十五歲起,廣學寧瑪派各法教。二十二歲,與官家名門閨秀結婚,育有一男一女。二十五歲時,當地爆發嚴重的傳染病,兩名子女和妻子相繼往生。神醫無法治癒親人,深感生命之脆弱無常,誓願不再續絃、一心奉佛。
岡波巴的家鄉和出家寺院,是在「達波」這地方,而稱「達波仁波切」;出家前曾是名醫,故稱「達波拉戒」(「拉戒」是神醫之意)。在噶當派出家的法名是「索南仁千」(福德寶)。證悟之時,密勒日巴賜予密名「瞻令札巴」(名揚瞻洲)。行佛事業、聚眾弘法,是在「達拉岡波寺」,故稱「岡波巴大師」。
二十六歲在噶當派出家,師從數十位大德學習噶當派「菩提道次第」,金洲大師、寂天菩薩之「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換」的菩提心修法,《入菩薩行論》
、《現觀莊嚴論》、《大乘經莊嚴論》、《俱舍論》,以及《喜金剛》、《集密金剛》等密續。精進聞思修,加上宿世善根,不久即得金光明經所述夢兆,將得十地成就之瑞相。
密勒日巴尊者早在光明定中見到岡波巴,以三昧力加持,又變現化身召攝之。尊者化現為三個乞丐,刻意閒聊說著密勒日巴;岡波巴巧遇乞丐,聽聞尊者事蹟,頓時汗毛直豎,潸然淚流。岡波巴又親見一位體形碩大的綠色瑜伽士,布衣襤褸,手拄拐扙前來,為岡波巴授手摩頂。岡波巴立即自覺定力增長,進入超凡三昧,智慧敏銳。岡波巴決心尋找這位綠色瑜伽士,歷經諸多困苦和瀕死大病,終於見到密勒日巴尊者。
岡波巴第一次拜見密勒日巴時,密勒日巴手拿顱器,盛滿麥酒說道:「把這碗酒喝下去!」岡波巴是比丘,要他當眾喝酒,十分為難。尊者說:「不要多生妄念!喝下去吧!」岡波巴把酒一口飲盡,密勒日巴知彼實乃領受一切口訣的上根利器,堪能持教光大傳承。
早先密勒日巴曾得吉祥夢兆──「岡波巴手持空的琉璃寶瓶前來。密勒日巴手持盛滿甘露的銀寶瓶。而將銀寶瓶甘露,全部挹注於岡波巴的琉璃寶瓶中。」日後果然如是,在相處的短短十三個月,密勒日巴將一切法寶傾瓶相授,包括那洛六法及大手印。臨別前夕,密勒日巴賜予諸多珍貴叮嚀。岡波巴渡河行了一段,聽見尊者呼喚,立即返回。尊者說:「唉!我最後這個口訣至為寶貴殊勝,有點捨不得傳人,但若連你都不傳,要傳給誰呢?」岡波巴雀躍萬分:「弟子是否要準備一個曼達獻供養呢?」「倒不需要。只要切莫辜負我這個口訣就行了。你看好!」說著,密勒日巴就將衣袍掀起,但見尊者全身上下布滿粗糙厚繭,乃是多年艱辛苦修所致!上師密勒日巴說:「我再沒有比這更深奧的口訣了!我是經過這般苦修,才生起功德。所以兒啊,你也當以最大的堅毅忍辱來修行才是!」岡波巴震撼感動萬分,含淚東行。
密勒日巴曾說:「兔年馬月十四日,你要回到我這裏。」後來岡波巴憶起上師囑咐,啟程朝禮,路上遇見一人。岡波巴探問上師安好否,此人回覆:「尊者在馬月十四日那天圓寂了,他把自己的手杖和一件衣袍賜給你。我是特來護送轉交的。」岡波巴聞言淚流滿面,當場昏厥。
帝洛巴、那諾巴、瑪爾巴到密勒日巴一脈相承的「大手印實修加持傳承」,以及阿底峽尊者之「噶當經教傳承」,岡波巴大師圓滿融合兩者,顯密並重,創立實修體系──「達波噶居傳承」。此傳承法教精華,盡濃縮於岡波巴的鉅著:《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這也是西藏第一部菩提道次第論著,堪稱攝集教證要義之大成。岡波巴大師悲願:「未來凡對我具信,卻無緣親炙者,若善加研讀《解脫莊嚴寶》、《成就勝道寶鬘論》等,與真正見到我本人無異!」
密勒日巴指示岡波巴,前往西藏東部「岡波」這地方啟建道場,將能引導許多眾生達到證悟,甚至即身成佛。於是岡波巴肇建「達拉岡波寺」,此乃噶居傳承的第一祖庭。岡波巴大師具足殊勝功德,凡是看見、聽聞、憶念、接觸大師的人,無不獲得成就和解脫。甚至無法親見追隨,只在遠處對大師獻曼達,生起殷重信心,立刻生起證悟。有一女人罹患麻瘋病,手足殘障不良於行。她遙望岡波巴駐錫的方向,至誠祈禱,麻瘋病因而痊癒,且生起大手印的覺受證悟。岡波巴知悉彼乃上根利器,予以指導,最後這位女子成為卓越的尼師,帶領五百多位尼眾修行。
根據授記,岡波巴大師有五百位不淨眷屬弟子、五百位清淨眷眾弟子、八百位大成就弟子。其中最傑出的大弟子,即是「康巴三士」──噶瑪巴杜松虔巴,創立「噶瑪噶居」。帕摩竹巴(多傑嘉波)創立「帕竹噶居」,以及薩東修恭等三人。岡波巴曾將一匹布分給他們,囑咐用這些布各做一頂帽冠。杜松虔巴珍視上師所賜,竭盡心力而為。等到岡波巴召喚他們前來時,薩東修恭忘了這任務,匆忙趕件。而杜松虔巴則將他精心製做的莊嚴寶冠敬呈上師眼前,依此吉祥緣起,果然繼承岡波巴法脈傳承、發揚光大!
另外,跋絨達瑪旺秋,創立「跋絨噶居」。岡波巴姪兒楚廷寧波之弟子:喇嘛祥(尊珠札巴),創立「察巴噶居」。以上是噶居四大支派,若加上岡波巴大弟子──姪兒楚廷寧波所傳續之「殿薩噶居」(達拉岡波寺法嗣),則稱為五大支派。帕摩竹巴的八位成就弟子,則再創直貢、達隆、綽普、竹巴、瑪倉、葉巴、雅桑、修瑟等噶居八小分支。岡波巴的眾多高足,就這樣開枝散葉,締造了佛法興盛、輝煌燦爛的紀元,應驗了那諾巴祖師的授記──「青出於藍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岡波巴說:「如是願,必能結如是果,因此應當發深廣大願。任何眾生,只要聽聞我的名號,就能獲得救度解脫。那些未能作我親近弟子的人,不必懊惱遺憾,只要殷勤向我祈禱,必能獲得滿願。我的加持力,會使他們的功德自然生起,如是當謹記!」岡波巴大師住世七十五歲而示寂,彼時虹彩絢麗,草原上方虛空出現了一百零八座水晶寶塔,光華四射。荼毘時,心臟不壞,留賜眾生供養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