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文殊師利的法乳


時間:2006年10月6日
地點:文殊院

  開山上師開演文殊心要  

  中秋十五吉祥日, 開山上師應弟子之求,舉辦四臂文殊師利開光紀念法會。全省的弟子信眾在月升東山之前回到寺中,團聚於 上師尊前,領受法乳。

  滿月將升之際, 上師登座於文殊院,四眾弟子歡喜頂禮,仰望 供桌上的四臂文殊和法座上的 上師文殊。

  寶山秋風靜,天地聞法音。 開山上師文殊師利如是說:

文殊師利與噶居寺
  今天是四臂文殊菩薩的開光紀念日。沒有文殊菩薩的庇佑,就沒有噶居寺的金剛法幢穩固如斯。文殊師利不僅給了我們智慧,也給了我們不可思議的神通,令許多具緣具信的人來到噶居寺,獲得滿願。

精進於佛法
  在座諸位大部分都選擇世俗的生活。世俗不僅要持家、養家,還要教育下一代。雖然我們都知道生命是無常的,但總是想盡辦法延續生命,所以人類選擇結婚,繁衍下一代。以超然的智慧來看,這是紹隆佛種,也是興盛世界的功德;但世人往往為了持家,造許多惡業而不自覺,並且心陷於痛苦之中,被煩惱無明束縛而難過。

  佛陀見到生老病死及眾生的痛苦,於是開啟了超越、解脫痛苦的方法,也就是佛法,包括身教與言教。佛陀自身所實現的完美人性,是為身教;自覺後為了利他,而開啟覺人的法門,是為言教。

  皈依佛陀的人稱為佛教徒。每一位佛教徒與其他人一樣,未經修行,則無法跳脫生老病死與煩惱的痛苦,但我們相信佛所說,並且願意依佛所教的道來精進,這就是「修法」。

不二法門
  公元前五世紀,佛陀來到這個世界。佛雖三轉法輪,但由於眾生的業報和興趣,從佛住世傳法到佛滅度後大約500年之間,是小乘的興盛期。所謂小乘,是指自利的佛法。直到公元一世紀左右,大乘佛法才在印度南方興起。

  大乘佛法的關鍵思想來自文殊師利的不二法門。所謂「不二」,即是非一非異,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超然」。

  我們被教育、訓練成一生都在選擇,選擇出世/入世、選擇喜歡/逃避,是非善惡成為我們生命中非常需要的智慧。但這樣的智慧只會令我們更深陷在痛苦之中,因為一點都不超然。雖然我們懂得是與非,但可曾想過,是非只是人訂下的遊戲規則,如果「是」不符合慈悲的精神,這樣的「是」又有何意義?

  有幸聽聞大乘佛法空性哲理的教授之時,便能以超然的態度來看佛教的最高哲理—空。「空」不是沒有,大乘佛法所說的「空」是告訴我們一切究竟不可得。當我們瞭解一切究竟不可得時,便認識了煩惱及菩提,這是提升自我心性、邁向超然的關鍵。

煩惱與菩提非一非異
  煩惱與菩提非一非異,但對世俗人而言,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把煩惱和菩提看成了兩個不同的東西。

  當我們遇到麻煩,也就是煩惱生起之時,這會帶給我們痛苦。如果選擇逃避,煩惱仍然存在。煩惱也許會因為時間而消失,但即使令我們煩惱的事已經消失了,如果心無法超然的面對,而是牢牢記住,那麼,煩惱的事雖然消失了,心卻依然掛念著;如是說來,煩惱並未真正消滅。

  我們喜歡在事情的表相上打轉,而非追求事情的內涵、本質。是誰在煩惱?如果用心去思惟,其實找不到一個煩惱的「我」。連那件令我們煩惱的事,都不是永恆的。究竟來說,煩惱的本質是不可得。

  菩提亦然。菩提是人類的夢想,夢想有一天也能成佛。以現代話來說,菩提就是完美的生命,或是永恆。完美的生命意味不再受苦,而是極樂,這是人類最大的夢想、最高的追求,也是修行的目標—證菩提。一旦證得菩提,就無菩提可證,心清淨無染了,連清淨也不存在,所以菩提的本質也是不可得。如是,煩惱與菩提的本質皆是空,因此說煩惱即菩提,兩者不二。如果能瞭解,生活上遇到的許多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

大乘佛教的精神
  偉大的文殊師利教導善財童子去參訪,走入人群,這也說明大乘佛教不是將自己封閉起來,躲到深山無人處閉關自修,而是走入人群,服務大眾。所以,大乘的修行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與周遭世界、乃至一花一木,都有著深不可測的關係。

  當我們享受一頓晚餐、吃一粒水果時,從來沒有想過晚餐、水果得來不易,吃得如此安心、如此想當然爾,認為是自己花錢買來的。這樣的人不懂得欣賞生命,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因為他一點也不關心周遭的人事物。

  任何情境都是修行的對境。大乘的修行生活強調的是守戒,戒是一切的根本,但佛教徒的生活是自由的,因為我們知道戒不是束縛,而是保護心,令心不犯錯、不諉過。大乘佛教徒不是對人生失去方向、充滿灰色、奄奄一息的,而是充滿色彩、活潑、快樂助人,並且自己也滿心快樂,這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簡單的說,快樂助人,自己也享受在這份快樂之中。

文殊的自在神通
  究竟來說,歷史上並沒有文殊師利這一號人物,但文殊師利曾經化現為比丘、菩薩、乞丐、甚至一隻狗,在我們這個世界出現過。接下來,我將以《放缽經》的一則記載,來描述文殊師利的智慧。

  《放缽經》中,佛說:「我今得以成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此言道盡文殊師利曾為七佛之師的事實。

  一天,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向大眾宣說菩薩道,會中有無量天人、菩薩、比丘、阿羅漢。當佛說到行菩薩道必須犧牲自我時,在座有兩百五十位天人信心退轉了,因為自認做不到。佛為了令這些天人找回信心,以神通化現出一位相貌堂堂的奇人,捧著滿缽的食物來到佛前,頂禮後屈膝而跪,祈求佛接受供養。佛欲接受時,文殊菩薩從大眾中起身,說:「偉大的世尊,請憶念過去我對你的恩情。」意思是說:佛不應獨享供養,而應與我分享。在場的人聽了都憤慨不已,認為文殊師利怎可如此無禮,口出狂言,要分享供佛的食物?

  此時,佛取缽放在地上,缽放出了五色光,沒入地中,越過百千萬世界,來到賴毘羅耶淨土,停在空中。淨土的菩薩們看到空中的缽,議論紛紛:「何以有放光的缽在空中?」於是來到賴毘羅佛前敬稟此事,請佛取缽。賴毘羅佛說:「且慢,有好戲要上場了。」

  娑婆世界中,缽憑空消失了,釋迦牟尼佛便命舍利佛、目犍連、迦葉三人去取缽。此三人都是阿羅漢,具神通者。三位尊者入三昧耶定找缽,但找來找去找不到。舍利佛首先出定,向彌勒菩薩詢問缽在何處?為什麼以神通遍尋不得?彌勒菩薩告訴他:「去問文殊師利。」這時,目犍連和迦葉也依序出定了。舍利佛欲向文殊菩薩祈求,但他知道文殊菩薩的智慧無人能及,對答起來會招架不了,於是三人轉而向佛祈求,稟告說:「偉大的佛,我等三人入定找不到缽,又不敢去跟文殊菩薩講話,求佛開口命文殊菩薩去取缽。」

  於是佛說:「文殊取缽。」這時,文殊菩薩把右手伸進袈裟,眾人見到文殊菩薩的手越過十萬億佛土,去到賴毘羅佛的淨土,五指放出無量光芒,賴毘羅佛和淨土中的菩薩都看到了這一幕。賴毘羅佛告訴淨土的菩薩們:「你們可知道,這隻放光的手來自距離此地十萬億國土之處,彼世界名為娑婆世界,彼世界的教主名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智慧無量的文殊師利前來取缽了。」

  文殊菩薩的手沒有變長,袈裟沒有變大,缽也沒有變小,卻瞬間從袈裟內取出盛滿食物的缽,眾人見了,對他的自在神通驚嘆不可思議。

文殊的法恩
  這時,佛說:「無量劫之前,有一位菩薩入城托缽,幸運得到了許多食物,回程的路上遇到一位婦女帶著孩子,小孩十分可愛,向菩薩合十。菩薩取缽中的餅乾給孩子,孩子吃完之後,跟著菩薩的腳步走。奶媽發現孩子不見了,在後面追;追著追著,出城來到佛的住所。孩子見佛莊嚴,看得目不轉睛。菩薩取缽中的食物給孩子,要孩子去供養佛,孩子依言虔誠供佛,同時也供養在座的菩薩和比丘。彼菩薩即是文殊師利,孩子即是我釋迦牟尼。我因為過去生受文殊師利的教導而發菩提心,今日才能成就佛果,這都是文殊師利的恩惠啊!」

歡喜行持菩薩道
  兩百五十位天人聽了佛所說的典故之後,信心瞬間恢復了,因為他們瞭解行菩薩道並不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許多人因為不瞭解而退轉,其實在我們周遭,只要是出自於歡喜、出自慈悲,哪怕只是一個微笑,都可以種下將來成佛的善緣。

  雖然我們無緣值遇釋迦牟尼佛住世,但世尊的法仍流佈於人間。台灣就有許多寺院,而且具足佛法僧三寶,能以歡喜心供養者,與供養世尊無有差異,大家要能把握當今佛法仍然住世的良機。

灌頂的意義
  執事會請求我在文殊師利開光紀念日給予文殊師利灌頂,但我認為,國人將灌頂的意義模糊了。灌頂不能增加功力,灌頂是有灌頂的功德,但灌頂的真正意義在於諸位想修這個法,而向 上師祈求。 上師給予這個法的本尊的許可時,過程中會用到寶瓶、象徵物,教弟子如何觀想,這個程序稱為「灌頂」。

  灌頂現在變成是一種表演,大家不知道灌頂的意義是什麼,灌頂時如何發菩提心也都不在乎了。有人知道灌頂前 上師有前行法要修,大概一小時、半小時,就利用這段時間去吃飯,只要趕得及回來讓寶瓶在頭頂觸碰一下、喝寶瓶水,就沾沾自喜獲得了什麼灌頂,其實不是這樣子。灌頂是因為弟子想修這個法,這是何其神聖、莊嚴的事!

大智文殊師利賜加持

點圖放大
  上師以盛滿珍貴加持物的噶屋加持大眾  

  但今天,我認為是家人團聚的一刻,回來獲得文殊法乳的滋潤。文殊法乳以文殊簡軌最為得力,因此我特別給予大家文殊的修持簡軌,我們一起將簡軌修誦一遍。最重要的是自觀化為文殊師利,在持誦文殊真言時,依序前來領受加持。

 

  我手中的噶屋裡,有一尊會說法的文殊菩薩,以及傳承歷代法王的加持物,以此文殊聖像加持諸位,令大家領受文殊師利的加持。諸位應當將文殊簡軌視為法寶來珍惜,回家有空時多修誦,因為內容真的很短,但是有大加持力。

  就像口渴時喝水、飢餓時吃東西一樣,心裡有任何痛苦、煩惱,要向文殊菩薩祈求時,就好好修誦儀軌,觀想文殊菩薩放光加持自己,自己也如文殊菩薩一樣,這是最大的智慧。從此,諸位不再是凡夫,而是登地的菩薩。願以這樣的方式,令大家獲得文殊菩薩真正的智慧與加持。

(沐恩弟子莊素芬恭錄、整理)

--發布日期:200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