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寫在秋節前夕


  傳說,在杭州天竺寺,每年中秋,總有桂花繽紛如雨,從月宮翩然飄落。空靈剔透之美,令人神往;彷彿那一霎時,能瞥見佛性之光……

  每年,本寺都會在秋節舉辦四臂文殊菩薩開光紀念法會,在月桂沁芳之日,提醒弟子不忘開山精神、以及文殊傳承的菩提心。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反之,秉持菩提心,即使清掃不潔、除草施肥,亦是無上修行。若稍遇障道困境,即萌生邪見、怨怒不滿或道心退轉動搖,這時候恰可自我檢視,菩提心是否真正生起?

  諸法無常,生命的價值在於慈悲的展現;而慈悲的流露,未必僅是和善溫柔。聖者常以威猛忿怒相保護眾生、祖師每在棒喝之間教示佛子令其開悟;而身為金剛乘行者,在利益眾生之前,應當先透過嚴謹的自我要求,讓自己蒙受法益、超越惑業苦的纏縛,而後方能利他。這才是對生命的負責、對自己的慈悲,而不是雙重標準寬以律己、嚴以待人。

  傳承法脈的延續、宗風精神的傳遞,端賴教團僧團的紀律嚴謹。若有弟子所行不如法,數年仍無法改過遷善,甚至影響金剛昆仲的思想行為,形成惡質文化或墮落的力量,則必須下猛藥導正,甚至依佛陀教法默擯之。猶如人身上長了毒瘤,若不迅速切除,一旦蔓延病入膏肓,為時已晚;擎天巨木,若發現蟲蛀啃蝕,不能及時劈斷腐朽殘枝,恐難免枯萎傾倒之日。因此,嚴明的教誡,其實是最不忍的慈悲——不忍弟子忘失初衷、不忍弟子自甘墮落!奈何,卻不容易被一般人所瞭解。

  「慈悲眾生,猶如母愛獨子之聖者」,稱為上師。所謂「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上師現忿怒相的動機不為私利,而是教育弟子。看到弟子所行偏差,豈能坐視不顧、甚至鄉愿取悅?直言指出習氣、盲點與過失,如同明鏡真實反射,一般人受不了。我知道這樣不容易聚眾,但這是為師的選擇和堅持。寧可捨棄名聞利養,也不容犧牲傳承法脈之清淨、不能眼看著弟子造業種下惡因。

  如來殿七佛寶座,有釋迦牟尼佛說戒偈:「一切惡行莫作之,一切善業應奉行。自調清淨己意識,如是是則佛所教。嚴守己身稱善哉,嚴守己語稱善哉,嚴守己意稱善哉,嚴守一切稱善哉。嚴守持戒諸比丘。能自諸苦中解脫。」為師嚴謹要求弟子奉行佛陀教法,唯一所求,不過是令弟子解脫諸苦啊!否則,道場早已啟建圓滿,為師大可寬心閉關或清高雲遊,偶而回寺主持法會即可,何苦為弟子們傷神憂慮、奔波勞瘁?恨鐵不成鋼,作獅子吼之後,一夜憑欄,見月明星稀,總不免失望難過。

  上師加持無所不在,只要弟子至誠祈求,如月映千江,普現一切時、一切處。唯,江水清澄無染、波平浪靜,月影方能明晰皎潔;師徒之間一旦有真正的瞭解、欣賞、信賴與認同,就沒有任何隔閡與相違。在月光如水的秋夜,望著桂花飛雨,乃至一切宜人美景,能憶念上師之德,湧現無比感動虔敬,就是一種無言的相應。

     每年文殊紀念法會,必修「蔣巴稱覺」儀軌--《聖妙吉祥真實名經》。所謂「妙吉祥文殊師利菩薩」,「妙」,意謂「俱生的智慧」;「文殊師利」者,「持有諸佛之心」。「諸佛之心」,即是本來不生不滅、不老不死的智慧。「持有諸佛之心」,即持有智慧身。「智慧身」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文殊菩薩恆現童子相。「童子」代表年輕、韶華永駐,象徵超越輪迴、轉化生老病死、捨離煩惱之功德。祝福我的弟子,乃至一切眾生,都能依循法教,證得文殊成就。

  展望未來,修行林的建立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期勉大家共同發大心圓滿之,讓實修道場,精進蔚然成風,同時在慈善利生方面,更積極邁出腳步。隨著前鄉長楊子祥昆仲姊妹的投入,我們將落實左鎮老人的照顧,邀請更多人間菩薩來成就文殊淨土!雖然當今社會道德沈淪,但只要點燃一盞法燈,無明長夜仍有光明希望之路。祈願為政者無論在朝在野,均能以智慧和良心善理國務,以蒼生為念,帶領台灣向上提昇,實現安定繁榮的願景。 

願我噶居法幢高懸,大手印如月之光,普照大地。
願我弟子持戒圓滿無瑕,道心成熟,儼然法器,
容受甘露如月光催曇綻放,自然成就。
願一切有情,愚癡熱惱所縛者,
盡得清涼智慧,安樂無憂。

第 三 世 洛 本 天 津 仁 波 切
寫於丙戌年中秋 桂露微涼時

--發布日期:200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