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日巴 |
![]() |
時間:2009 年 4 月 17 日 密勒日巴
密勒日巴(1040~1123,約在中國的宋代)是一位瑜珈士、詩人、佛學家、大成就者,以詩歌、偈頌聞名,影響西藏、藏傳佛教非常深遠,受藏傳佛教四個教派共同尊敬及推崇。密勒日巴著名的弟子有惹瓊巴以及達波拉傑,達波拉傑就是岡波巴祖師。密勒日巴的証道歌,在十五世紀的時候,由桑傑蔣參收集編纂,安名為《密勒十萬頌》。此乃對尊者的簡述,猶如取海水之一滴… 幾經努力,終能讓密勒日巴這部電影在台灣上映。從前半段充滿著殺戮、血腥、復仇,到後半段密勒日巴的懊悔、難過以及放下。令人看完會覺得,怎麼結束了?還有續集啦,密勒日巴皈依佛法,並且成為馬爾巴的弟子,經歷各種苦行,最後清淨所造的惡行、殺業,…這才是修行的精華。若未來獲得大家的讚賞跟支持,續集就會在最快的時間拍攝。 密勒日巴電影在台北、高雄的演出,得到非常好的回響。在歐美各地上映,所引起的迴響也不亞於華人地區。希望因為這部電影,令全球世人因而認識密勒日巴、藏傳佛教。身為藏傳佛教徒,應該踴躍邀請親朋好友前去觀賞。密勒日巴續集能不能順利開拍,就看大家的支持來決定。 護持藏傳佛教
完美的佛法,以戒律為基礎,菩提心為發心,依個人的業、習氣以及興趣選擇修行法門。唸佛、禪修、顯宗、密續…,因為根器的不同,選擇跟自己相應的法門,故應該要彼此鼓勵與尊重,而非攻擊與批評。 學習密續任何本尊法,都必須依賴上師的教導與加持。如果上師沒有給予灌頂、口傳與教授,僅憑買來的書籍,或是參加一些公開的、結緣性的灌頂法會,就假藉密宗無上密續雙運而誘騙無知者,這樣的做法將來的結果,唯一就是墮入地獄,無有其他。學習藏傳佛教的過程,必須依次第逐漸完成,絕對不可未受戒、不了解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就跳到修習本尊法。為了愛惜傳承,請務必拒絕,並且要駁斥那些不當傳法、不對的做法的事。 積聚福德智慧資糧
因緣不可思議,讓今天的我們輕而易舉可以得到珍貴的灌頂。很可惜的,在灌頂之前,應該要準備的條件、具足的資糧,大部分人都沒有具足,卻輕易獲得灌頂。在一、二十年之前,大家不了解什麼是密宗、藏傳佛教,加上言語文字的隔閡,只好先以灌頂替代傳法。這種結緣性的灌頂是來者不拒,也就是說,不管這塊田是好還是壞的,通通都灑下種子。是不是能順利發芽、成長,就要看這塊田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就叫資糧。 現在藏傳佛教上師,透過翻譯已經可以傳法,很多法本也翻譯成中文,所以只接灌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要學習如何修行。 修行首要正知正見
接觸如法的佛教,在聽聞的階段,就要修保持自己的慈悲心,不能只是想藉由信仰來獲得我們想要的。修行是要超越相信與懷疑,真正的信仰,就是讓佛陀的言教,也就是佛法,進入我們的血液之中,與我們成為一體。學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終止輪迴,因為輪迴是痛苦的根源。不是去求佛祖保佑我,而是求佛祖給我們智慧,可以理解、接受佛陀所講的真理。如果只有聞道而不行道,那就跟看歌仔戲一樣,沒有意義。(非詆毀民俗技藝,只是譬喻。) 正確的觀念將決定未來所修的結果。在台灣很幸福,處處有佛法可聞,這是生而為人最幸福的事情。如果認為信仰就會一切都好起來的話,那麼便不需要辛苦努力修行,世間就沒有因果了,這叫做邪見。要修行,首先要導正的是念頭與想法。如果念頭想法不對,你所做出來的,就會離正法越來越遠,這個觀念很重要。 直接見性的佛法
今天要講的是喜笑金剛(密勒日巴)對長壽五姊妹的開示:《長壽天母所問經》,這部經典也就是《密勒見性頌》,屬於中觀見地。經文很短,但它的論很廣,有三大冊之多。 完美的佛法是佛為各種不同根器弟子所說的法教,可以歸類為四種:有部(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以及中觀。以中觀他空應成派為無上,但是各位必須循序漸進學習。 我的上師告訴我,佛法只有三個法門可以見性、達到完美的解脫:大手印、大圓滿、以及中觀。這三個法門稱為直接佛法─直接見性佛法,其餘的都稱為間接佛法。間接佛法也很重要,沒有間接佛法的滋潤,信心沒法培養,就沒有機緣獲得直接解脫的法門。故要先做準備,準備得越充足,將來獲得直接解脫法門的機會就會越大。 學習中觀,有三部論一定要學。《中觀三論》指的是:龍樹的《中觀根本頌》、聖天的《四百頌》和密勒日巴的《見性頌》。如果沒有讀過中觀相關的書籍,沒有聽聞過中觀相關的見地,學習《長壽天母所問經》會有些障礙。第一世蔣貢仁波切說:如果要了解《密勒見性頌》,必須參閱貝瑪噶波編輯的《烏美 窘順 薩爾瓦 傑巴 內頓 朱貝 欣達 》,藏文的意思是「了義論述如戰車之道」,用戰車來形容無堅不摧。這部論主要就在解釋《長壽五天女所問經》。 聖地開示心要
密勒日巴45歲時,重返尼泊爾、西藏邊界處的阿里秋瓦閉關九年,獲得成就悉地。雖然是閉關九年,也許三年、六年就獲得成就,但他並沒有馬上出關。因為密勒日巴的成就感應三界,所以長壽五姊妹在九年間前來請益三次。第一次密勒日巴傳授長壽天母共同及不共的大手印,第二次給予菩薩戒,之後長壽天母馬上再返回,請求密勒日巴教授一切大乘佛法的秘密心,就是這部《長壽天母所問經》。 西藏阿里秋瓦這個地方,被尊稱為密勒日巴的化身宮殿處,是個聖地。雖然現在肉眼所看到的只剩下斷垣殘壁,但聖者眼中,那個地方是人間淨土。因為密勒日巴尊者在這裡成就,所以這個地方具有密勒日巴身語意的加持。只要這個地方有聖人在,就是聖地,具有無上的加持。當今世上的聖地是:佛陀出生地─藍毘尼;佛陀證悟地─菩提迦耶;佛陀初轉法輪─鹿野苑;二轉法輪聖地─靈鷲山;三轉法輪聖地─廣嚴城,以及涅槃的地方─雙樹園。另外,如密勒日巴成就、坐化的地方、歷代大寶法王出生地及坐化的地方,都可以視為聖地。 憶念祖師獲加持
進入密續,要選擇一個傳承好好學習,首先要認識該傳承所有一切上師的名號,要讓這些名號充滿你的耳朵,常住你的心輪。當你聽到祖師名號會汗毛豎立,這代表你獲得傳承的加持,就像有人提到疼惜、照顧、養育我們的父母名字,你會痛哭流涕一樣。所以說,深奧的佛法,即使一句經文,要真正的懂與感受,卻不是這麼容易的一件事,大家應當好好地想一想。 岩藏之母長壽天女
長壽五姊妹是岩藏之母,所有的岩藏法都歸長壽五天女保管。五姊妹中主要的主尊就是白色的長壽吉祥天母,長壽吉祥天母是騎在白色的雄獅上,右手拿五股杵以及長壽箭,左手捧著長壽寶瓶,可賜與長壽與健康。第二位是藍色的翠顏天女,騎白色的騾,右手持著五股杵、長壽箭,左手拿一面鏡子,具有神通。第三位是黃色的貞慧天女,騎懷孕的母老虎,左手持百味盤,主豐收。第四位是紅色的冠詠天女,騎紅色的母鹿,左手握滿願鼠,主財庫;最小的綠色的施仁天女,騎青龍,左手拿長壽草,主畜牲興旺。持有長壽箭旗,就同時聚集長壽、神通、田地豐收、財庫盈滿以及六畜興旺。 長壽五姊妹前去親近密勒日巴時,以花雨、香、音樂、還有五噉食(白飯、粥、肉、麵、油餅)、五嚼食(蔬菜的根、莖、葉、花、果)作豐富、盛大的供養。長壽五天女向尊者祈求開示:三世諸佛究竟法教為何?及尊者的證量為何?此乃《長壽天女所問經》主要的這兩個話題。 第一偈首先就是破我執: 學佛的正確觀念
在台灣,很多信佛的也信道教。真正修行的佛教徒,風水地理是不能相信的。因為一切是因果,如果你過去種善因,即使今天住在一個很壞的地,只要具有慈悲心,住了之後會變成福田,因為地靈會跑。所以才有一句說:「福地福人居。」 生病就看醫生,不要生病去問神,那是不對的。小病相信醫生,大病就求往生。當知道自己得到沒有辦法治癒的病痛時,應當要感謝諸佛菩薩給予警訊,讓你趕快把握最後的時間,好好為往生做準備,這是好事。死亡不是件難過的事,也不是件壞事。死亡究竟來說是好事,因為人活著痛苦多過快樂,而且活著的痛苦常無法解決。 臨終往生那一剎那,要好好的把握,因為這一瞬間是你此生解脫的唯一。那個時候你有信心,你的心清淨,一心憶念諸佛,將可獲得前所未有的平安與快樂。一個有做好準備,有學佛、有修行的人,在面對無常、死亡時,是期待的,是快樂的,而不是難過、傷心和罣礙。做好準備,即使無常來也不怕,要煩惱什麼呢?能夠做好這些準備,這就是修行的目的。 修行不會很長壽、永遠不會死,那個不叫作修行。佛教徒應該放棄過去舊有不對的觀念,要學習新的。一個茶杯如果本來就裝著東西,即便將甘露水倒很多給你,你的甘露水也會被汙染的,因為裝著不乾淨的東西在裡面。要把髒的東西清潔,拿著一只空的、乾淨的杯子來,師父倒給你的甘露水才是純潔的,喝了才真正對你有幫助。 晚上我們就講到這裏,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緣起,我們會有機會再來分享密勒日巴與長壽五姊妹的開示。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