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四瑞 |
藏密藝術 > 木雕巧藝 > 和氣四瑞
|
「四和合圖」(又稱「和氣四瑞」)。出自《佛陀本生經》: 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突然有一年烽火平息,國泰民安。國王沾沾自喜,認為是自己治國有方、福德澤被萬民。 某天,一位智者告訴國王:「百姓的安樂,是因為貴國山林之中,有四隻靈獸和睦共處,是這樣的功德感召使然,而不是因為大王您的德行所致啊!」國王很好奇,於是親自到山谷察看。果真看見一隻大象站在樹旁,背上騎著一隻猴子﹔猴子肩上揹著一隻兔子,兔子頂著一隻鳥。 智者對國王說道:「四隻動物疊羅漢的示現,已經為大王和貴國百姓示範敬老、和睦之意涵。起初動物們也相互爭執,誰都想當老大。為了確認長幼,於是各自發表最早見到這棵大樹的情形。大象說『我小時候,這棵樹才跟我一樣高呢!』猴子說『我小時候,這棵樹僅是幼苗呢!』兔子說『哈!別說了,樹發芽的時候,我就看到了。』鳥說:『諸位小老弟,說起這棵樹的來歷啊,那是我吃了別棵樹的果實,連種子吞下去,又排出來,所以是從我的便便長出來的啦!』於是,按照年紀大小,鳥最年長、其次兔子、猴子、大象,從此大家一團和氣、友愛融洽。有時候,他們疊羅漢採下樹上果實分享,有時結伴一起出去玩。民眾見了就說:『動物們都知道敬老友愛,我們豈能不如禽獸呢?』於是社會道德倫理越來越好,這種精神,正是貴國太平安定的來源啊!」 國王聽了之後,心生慚愧,同時也對這四隻動物肅然起敬,於是下令全國必須尊敬長老,逐漸形成崇尚倫理、互愛互助的優良風氣。 小鳥,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兔、猴、象分別是佛陀弟子──阿難、舍利弗及目犍連等尊者的過去世。 佛教主張和平的思想,在這經典畫面展露無遺。對亟需振興倫理的今日台灣,也是一帖妙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