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廣場
菩提廣場緣起 18年來,一直未能順利洽購這片山丘。然在楊府居士們的發心之下,原來不願意賣,是為了成就施捨大願!殊勝的緣起,猶如雪山之源,孕育菩提金剛種,妙不可言! 原先規劃居士林在此,未引發弟子修行本願。獨自一人經常駐足法輪處,思維如何利益眾生恆常增長?夕陽餘暉染紅天際,彼時,前所未曾有之安靜湧現,憶起師尊 夏瑪巴仁波切。心想佛恩難報啊,何不令世人恆常憶念阿彌陀佛,以報佛恩、師恩、父母恩,造阿彌陀佛聖像,蒙佛加被!意願成熟。 一再確認無誤後,立即通知曹建築師,著手闢劃。目前基本規劃已具雛型,如來殿正下方闢為停車場與公園,拾級而上仰望聖像,偉哉,阿彌陀佛! 聖像高度暫時保密,基座呈現壇城之美,噶瑪寺將再創一景,人間天堂。 此處命題為「菩提廣場」,悉願一切人到此,悉得菩提。 承蒙楊老太夫人與其眷屬發心施地,中聯資源有限公司贊助爐石級配整地,張淵棋協助地質鑽探,以及未來成就此一大事因緣者,一併道謝。祈願施工順利! ~仁波切如是說
置身幽靜的園林,妄念自然沈澱。仰望美麗的佛像,讓人自然生起恭敬心。 恭鑄十八公尺阿彌陀佛聖像 相關連結:阿彌陀佛金銅聖像 守護南台灣
織造曬大佛唐卡 布施成就智慧功德 昔日摩尼石 沉潛大地成絕響
當年 仁波切來到噶瑪寺的所在地時,滿山荒野竹林。民國76年12月, 仁波切挖地引泉,舉行蓮花池動土典禮。77年1月30日, 仁波切指示弟子,花蓮木瓜溪的某處有一巨石,長寬如此,當運回作為鎮山之寶。
然而,拖板車司機一看巨石超重又超長,擔心被警察開罰單而不願運載,於是弟子們再打電話請示。 仁波切說:「在石頭上綁一條紅布就沒事。如果被開罰單,吾付錢。」司機心想:綁條紅布能有什麼作用?不過還是照做了。 回程的路上,卡車不只一次被警察攔下來,然而,警察拿尺一量,長度卻剛剛好在規定的範圍以內,並未超長,罰單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巨石雖然通過長度考驗,可是近150噸的重量,將拖板車的輪胎壓爆了。費了好一番功夫,終於運抵山門,接著又面臨下一個的難題。彼時,山門之內是曲折的小石子路,往蓮花池又是下坡,司機擔心車子煞不住,不敢往下開。經過一陣唇舌之後,拖板車還是上路了,而且順利開到目的地。有人笑著問司機:「你剛剛不是說沒辦法嗎?」司機答:「我不知道是怎麼開到的?」 最後,要將巨石豎立起來,三條大鋼纜卻承受不了重量,連連斷裂,眾人發起愁來。不料, 仁波切單手一推,石頭彷彿聽令似的,動了起來。在場的人見了,個個驚訝萬分!從此,摩尼石安鎮在蓮花池中。 菩提廣場歷史畫面 颱風暴雨時節,摩尼石便沒在水中,如來殿前一片汪洋。民國97年初,蓮花池進行填土工程,闢為廣場, 上師仁波切命題為「菩提廣場」,摩尼石正好位於廣場入口處。山洪移山造海之後,靈秀巨石隱沒大地,昔日風光已成絕響;但山中傳奇,卻仍在弟子之間津津樂道,歷久彌新。 「涅槃妙心」原本不立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