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居寺赤巴
洛本天津仁波切
2025年新年文告
觀身加行年


親愛的法友、弟子們!

  新年伊始,是展望未來的時刻。往昔種種,善惡為時;發心向道,應從觀照己身開始。2025年,我們將以「觀身」作為修行的主軸,是為「觀身加行年」。

  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途徑和方法有三十七種,被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是覺悟的意思,分是有條件、要素的意思;也稱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是四聖諦中的道諦;道,是指從此岸到彼岸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是佛教徒行所當行之路。

  佛陀初轉法輪時,揭示的是八正道;後來臨涅槃時,又加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這是道諦的仔細開展――三十七道品――可說是佛子修行最完整的指引。

  首先,我們從四念住開始,觀身念住爲首。《大念住經》云:「是故,比丘修行,以己身爲驗,觀察其身;或以外身爲驗,觀察其身。或其念住,業已成就,不間思惟,余身在茲。是故,諸比丘眾,比丘修行,應如是以身爲念,觀察其身。」所謂「觀身不淨」,身體雖是無常、不淨,但以藏密對生命的觀點來說,人身是難得的。試想:若無此身,焉能入道?

  在藏密,四共加行是佛法之基。所謂加行,就是思惟,正確的思惟。在四共加行中,我們思惟「人身難得」。此生為人,乃過去世行十善業所致,獲得八有暇十圓滿的人身,十分殊勝稀有。寂天菩薩說:「人身珍貴難得。色身似法舟,可渡生死海。」反之,若未用在見道上,虛度此生,則一旦失去就難再獲得了。

  對此,諸位當一再思惟,早晚思惟,直至心裡生起莫名感動落淚――感謝父母給我這個珍貴的身體,可以修行利生――這樣才算是觀身念住圓滿。

  向生命的根本尋去,當您尋得源自心靈深處的喜悅,如同覓得此生歸宿般,此後不再漂泊;這是出離輪迴的起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發布日期: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