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靈夜的開示 |
![]() |
日期:2007年8月25日 信仰的真意 生死一瞬間,不在年紀,也不在長短,能夠把握活著的當下,趣入佛法,信仰不再只是信仰而已,老實修行,才能夠在自己面對無常的時候,升起堅固的信念,向諸佛祈求獲得解脫。 超薦法會冥陽兩利 每年的這個月都會舉辦類似的超薦法會,其旨意不是告訴我們往生者有多痛苦。藉著成就法會、積聚功德的同時,也能夠表示我們對往者的悼念與孝順,因此不免俗的,每一年我們都舉辦三壇超薦法會。 一次的法會,人力物力都需要極大的付出,對一個人來說負擔太大了,因此我們集眾人之力量,也是為了讓眾人有機會參與法會。成就法會不論是對修行或世俗來說,都有莫大的利益。 故人超渡並非一渡即可,我們應當趁自己有能力時多多參與。如佛所說,供養三寶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不僅對亡者有利,對尚在世的我們也有莫大的利益。 我從不相信祖先會干擾子孫,令子孫不順利、生病、事業失敗,這是民間說法,千萬不可信以為真。自己的生病、痛苦、障礙是由於自己業的成熟,人已經往生了,就不要再把這樣的罪名強加在祖先的身上。不是因為祖先對我們不好,所以才要超渡他,以免他回家搗亂。這是一份孝心,一份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孝順。所以這個月佛教也稱為「孝月」,盡孝的月份。 《中陰聞道解脫經》 《中陰聞道解脫經》的藏文全名叫做「札確 喜 措 恭巴讓多 雷 巴多 推多 千莫 久索」,意思是廣大祕密、寂靜忿怒、自我解脫、從中陰聽聞、偉大、這個,整個結句就是:這個是偉大、廣大、祕密、寂靜、忿怒、自我解脫的中陰聽聞。簡單的說就是,凡是有人在中陰的時候聽聞到這部經,就可以自我解脫。 在市面上有關於《中陰聞道解脫經》的譯本,寺裡也曾經出版過。《中陰聞道解脫經》極為廣大秘密,按理是不可以普傳的,但如果不令人方便取得,又如何廣大的利益?因此在不違背、不販售、不為個人利益的情況下,我們印製了《中陰聞道解脫經》,供有緣的弟子請購。 這部經是由岩童「竹多噶瑪寧巴」取出。原來《中陰聞道解脫經》是由古老的寧瑪巴所持有,寧瑪巴是藏傳佛教最早的宗派,但因為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到中陰時期,因此各派也都對《中陰聞道解脫經》深入廣譯。如果我們平時可以對《中陰聞道解脫經》熟悉了解,那麼對幫助臨終者解脫有極大的助益。 臨終的重要性 臨終對每一個佛教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刻,這一刻如果能夠經由自己或是上師的頗瓦而開頂,直接攝識往生淨土的話,就不需要經過為期49天的中陰時期。否則當意識離開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會僵硬冰冷。 意識離開身體 中陰身又稱微細身 執著的可怕 對身體執著極容易成為戀屍鬼,如果是土葬的話,蔭屍的機會80%,身體不會腐化,他每天該睡覺的時候就鑽進他的肉體,醒過來的時候就回家。假設對這個身體執著,火化的話怎麼辦?再死一遍,活活的被火烤一次,如同我們烤肉一般。會不會痛?基本上是不痛的,但由於他執著被火燒到會痛,所以他仍然感受到痛。所以我們佛教主張人往生之後七天不火化,這是有道理的。這七天之中要讓他了解,你已經死了,不可以再執著這個身體。所以為何要作牌位?因為你要依附在這個牌位,以牌位為意識所依,而不是這個身體。 中陰實相 輪迴 六種中陰 二、夢境中陰 三、禪定中陰 四、臨終中陰 五、法界中陰 在實相中陰期間可以見到中陰百尊,慈悲尊與忿怒尊。如何證得法界即是清淨?有四種方法,平時修行就是要依這四種方法: (1) 堅固的信心:一般人常說我相信,所謂「我相信」,還含有懷疑的成分,所以有相信的存在。如果你的信念已經很堅固,成為生命的一部份了,那就沒有相不相信的問題了。一旦沒有任何疑問了,相信其實就不存在了。但是為了方便說明什麼是「相信」,此時我們用「堅固的信心」來加以表示。 (2) 證得般若智慧:這裡的智慧是指空性之智。了解空性,相對於我們執著一切,是真實不壞的。 (3) 等持:也就是真正的禪定。 (4) 慈悲:這四個清淨法門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假如沒有慈悲,禪定修得再好,到最後跟石頭沒有兩樣。如果不修慈悲,但是禪定修得很好,最後會證得阿修羅道。沒有慈悲就如樹沒有根,不會有成果。你很聰明,但是沒有慈悲,譬如證得空性卻沒有慈悲,跟魔沒有兩樣。魔也可以證得空性,但是他失去了慈悲。 六、投生中陰 這個身體很寶貴,不是只屬於你,還有好多好多寶貴的生命住在這個身體之上。事實上,中陰百尊也是住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所以不可以自殺,自殺等於是殺中陰百尊,是殺佛的,永世不得超生。 所有佛教徒如果了解身體的珍貴,以及中陰百尊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遇到挫折、困難就自殺,自我了脫,那是傻子的行為,因為自殺後,痛苦不會減少,反而會更多。當你醒著的時候,遇到有人追殺,你還會尋求庇護,但是在夢中被人追殺,在夢境之中是無處可逃,直到最後被驚醒為止,方知南柯一夢。自殺之後在中陰身的那種痛苦,就好像在夢境中被追殺一樣,自己毫無招架之力。了解這一點,如果還想自殺,那就去吧! 有關於這六種中陰,我們要善加聽聞和思惟,然後牢牢的記住。 學佛提升心靈 人雖然因為恐懼死亡而信仰,但創教者的精神智慧,告訴我們如何從恐懼中獲得解脫。已經兩千多年沒有聖人問世了,所以我們對兩千多年前的古老經典開始存疑,經典中說的是真的嗎?如何證明佛的存在?這些懷疑沒有因為信仰而消失,反而與日俱增。 因果被人的遊戲規則徹底破壞了,法律講求的是證據,只要沒有證據,就是對的。因此對現代人來說,學佛只是一種工具,我信仰它,只是為了幫助我容易取得我想要的東西,是為了滿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為了去除欲望,令自己的心明亮潔淨;不再是為了行道而聞,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現代的人越來越不怕死,越來越不恐懼死亡,以為18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誰知獲得人身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希望今天晚上對中陰的說明,能令諸位有些許的獲得。想想,生命是無常的,現在我捧著別人的蓮位,說不定明年別人捧著我的蓮位,誰知道呢? 學佛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學佛應該是想要擁有靈性生活的人,所嚮往的道。學佛從來告訴我們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的心靈提升,而不是學佛之後更加貪婪、嗔恨、分別,這些通通都是要放下的。 佛殿禮儀 在不丹,進寺院一定要著法披,如果你沒有皈依,起碼要披一條白色的布,我們這邊是沒有這麼嚴。已經有皈依的,回來自己的寺,要把法披帶回來,西裝可以不用帶,外套可以不用帶,法披很好用,夏天流汗可以擦,冬天包起來可以保暖,坐車時折一折還可以當枕頭,多好!為什麼不帶?我不了解。 師徒問答 弟子:仁波切剛剛說要習慣明亮,那我們睡覺時是不是要開燈? 仁波切:晚上睡覺開不開燈,問題在於晚上睡覺閉不閉眼?如果閉著眼睛睡覺,那開燈有什麼用?就好像白天開燈一樣。我的意思是要訓練自己不要喜歡黑暗。 不管做任何事情,起心動念是最重要的。密續修行是三密合一,身口意,嘴巴講的,所做的,心裡想的,那是要合一的。大家強調要講好話,我想,為什麼要講好話,為什麼不講真話?真話有時候還真難聽,真話有時候會礙到耳朵。好話跟綺語有什麼不同?有人明明不好看,還要跟他說,你今天的頭梳得真漂亮。那不代表平常很難看?讚美的話我不反對,好話就好像他明明沒有那麼好,你把他講得很好,那是自我催眠。最重要是自己的心。心是很重要的。 弟子:自殺的人要什麼時候才能獲得解脫? 仁波切:自殺的人墮入地獄後,每天自殺一次。譬如跳樓的人,每天摔死一次,然後隔天一陣風吹來,他又醒來,然後又爬上去,再跳一次。上吊的人也是,今天吊死了,明天一陣冷風吹來,他又醒來,再吊一次。要吊到什麼時候?吊到哪一天他想起上師,想起自己什麼時候有皈依,開始向三寶祈求的時候,他的業才算是圓滿。但是他的脖子每天被綁緊著,怎麼有時間去想三寶?如果會想起三寶,就不會去自殺了。所以那個時間有多久,我想計算機打不出來。 弟子:真的有地獄嗎? 仁波切:有。地獄是心的顯現,淨土也是心的顯現,所以修行是依心。 弟子:如果親友為自殺者參贊法會,對自殺者是否有幫助? 仁波切:絕對有幫助的,沒有辦法立即見效,但是會讓他的業報期縮短。 弟子:如果是他殺而死呢? 仁波切:如果是被別人殺,那要看他生前做得如何,而決定他的下一世。如果他生前做得還不錯,即使被別人殺死了,那也可以轉世到善道。 弟子:什麼是「法界體性覺明母子會」? 仁波切:「法界體性」是講空性,「覺明」講的就是心的自性光明清淨、自我本覺,也就是佛性,那都是同義詞。法界、體性、覺明都是指佛性、本來的心、清淨的心、或是開悟的心。「母子會」,就是當你的心開悟了,你證得心本來的清淨體性,就好像是失散多年的兒子遇見母親一樣,馬上會擁抱,這叫做母子會。那一句講的就是開悟的意思。 (沐恩弟子噶瑪悟惠恭錄) |
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