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淺說 | ||
![]() | ||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 ||
「定」是什麼?定不是坐著或站著不動,而是令心止於心,不受外境影響,不被妄念所蔽故,亦名不動。有人形容「不為所動」是如如不動,實在差矣!因不為所動仍因造作,尚需「不被」;而如如不動乃真實法忍,心不被顛倒,非所能說。 「正受」的意思是依所觀之法而得覺受,也就是觀想的意思。 「調直正」就是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名調直。 「正心行處」是將心之所行調正,合於佛法,發菩提心。所以發心不正而行禪修者,所證心得即非三昧,因離正心行。 「息慮凝心處」就是消滅一切疑慮,凝心住一處,屏除一切外緣不受干擾。 另外也有三昧耶一詞,「三昧耶」代表三種不同意思。第一種觀想、禪定、本尊等,譬如三昧耶尊就是所觀想的本尊。三昧耶身,觀想自身為本尊。三昧耶定,觀照之禪定。第二種代表誓句,一般在接受灌頂後所受之戒或願,也稱三昧耶誓句。第三種代表「覺悟」,對空性之了達。譬如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是在甚深三昧中照見……。 以上是對三昧之淺解,究竟其義不可說,能說是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