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心經 |
![]() |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
佛法的智慧是超越世俗的,非一般俗智。般若心經乃大乘經典,主要是解釋一切實性空理。中國人特別喜歡讀誦心經,除了讀頌外,若再加上研究文意,將有助於初學者了解「空性真理 」。 我如是所聞 此時長者舍利弗承佛威神力,向聖者觀世音菩薩請示:「 假使有那一位善男子或善女人,希望實行深遠的『超越智慧之圓滿法』時,該如何學習呢?」於是觀音大士便對長老舍利弗說:「 舍利子,凡是有那一位高貴的男士或高貴的女人,希望實行深遠的『超越智慧的圓滿法』時,都必須如此觀察省覺,『 一切眾生都是由五種要素(五蘊)構成妙有,但諸要素的自性都是無實體的真空。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若以火為喻,火苗由木頭燃燒而來,但火本身卻無實體可言,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舍利子!如此所有存在的東西,都具有非實體的特色,所以它不是生起,也不會消滅,不被污染,也不離染污,不會減少,也不會增加。 舍利子!因此在沒有實體的虛空中,就沒有真正物質的存在現象,所以沒有感覺,亦無表象,沒有意識作用,及沒有知受(此五種要素,即五蘊)。沒有眼、沒有耳、沒有鼻、沒有舌、沒有身、及沒有意(六根)。沒有形色、沒有聲音、沒有香氣、沒有味道、也沒有觸的對象,及沒有意念的對象(六塵)。沒有眼的能見,沒有意的能知、所知(十八界)。沒有覺智、沒有痴迷、更沒有覺智迷的滅盡、甚至於沒有老死、及老死的滅盡;沒有苦的苦惱,苦的結集,苦的滅盡及滅苦的道(四聖諦)。沒有智慧、沒有所得(任何的東西)以及沒有無所得。 超越智慧的圓滿法門 因此大眾應該知道,超越智慧的圓滿真言是大明智的真言,是無上的真言,是無與倫比的真言,是消除一切苦惱的真言,因為此真言不是虛偽不實的,所以是真實的。在這超越智慧圓滿的法門完成當中,所說的真言,大意就是這樣:「超越者,再超越者,證得光明覺境者,完全無漏了達自性者,覺悟者!甚希難有!」 信受奉行 如此說完時,長老舍利弗,聖者觀世音及一切大眾、天人、阿修羅、乾闥婆與世間的生存者都非常喜歡世尊所說的話,因此,「 超越智慧」的心經也就圓滿的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