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6/5/11  
丹霞燒佛
 
丹霞燒佛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北方的隆冬凜冽逼人,這天,又逢漫天飛雪。四處參訪的丹霞天然禪師,正巧來到洛陽慧林寺。

  夜闌人靜,寺裡一片空寂。遠遠地傳來腳步聲,那是住持和尚親自提著燈籠巡山來了。行經大殿時,「咦,怎麼好像有動靜——安板了,是誰還在精進用功呀?」和尚往裡一瞧,不看還好,這一看……

  「你瘋啦?怎麼能燒我寺的佛像哪?」住持和尚猛然推開門,劈頭訶責這位掛單的雲水僧。

  大殿裡,熊熊火焰燒得正烈,丹霞禪師砍了一尊木雕佛像烤火取暖,神色自若!

  「別生氣,我燒木佛,是為了取佛陀舍利呀!」丹霞拿取拄杖在灰燼裏撥了幾下,慢條斯理說著話,好一副「認真」模樣。

  住持和尚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木雕的佛像哪裡會有舍利呢?」

  丹霞說道:「哦?既然你也知道沒有,那就再取兩尊來燒火取暖吧!」 

  佛像是把眾生本具的珍貴佛性,予以形象化、具體化、藝術化。每當對佛像頂禮供養時,就是頂禮供養心中的佛性——諸佛心要。因此佛像之可貴,在於可為修行的典範與所依。

  藏傳佛教頂禮,必誦「增長功德真言」;對頂禮佛像,賦予了最佳詮釋——
  南摩 文殊師利
  南摩 殊師利
  南摩 悟達瑪 師利耶 所哈

  其義為:
  頂禮 諸佛心要住我心 應如是觀
  頂禮 普賢心要住我心 應如是觀
  頂禮 無上諸佛心要住我心 證諸佛心要

  可見,「引導眾生由莊嚴妙相,悟入神聖的心的本質」,才是造佛像的用意。反之,如果錯把手段當目的,片面執著泥塑木雕佛像就是佛、忘失了諸佛體性離有無,那就必須加以校正了。佛陀在《金剛經》開示:「若以音聲求我,以色相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正闡明了執著外相,離佛遠矣的旨意。

  所以丹霞禪師燒佛,看似特立獨行、驚世駭俗的狂人,因為從來沒有僧人敢破壞佛像。但是探究他的動機,也許正是藉此非常手段,破除當時佛教徒對外相的偏執,希望能導正回歸「是心作佛」的正見。不過這畢竟不是常態,所以我們應取丹霞禪師破人執著、以明心性的目的,而不能一味模仿其毀壞佛像的手段,否則恐怕是徒增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