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6/5/11  
毀容求道
 
毀容求道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十八世紀日本有位比丘尼了然,未出家前,原是知名武士信原的孫女,容貌豔麗,能詩善樂。十七歲被選入宮,為皇后貼身侍女。風華冠於一時,備受皇室恩寵,名聲非常響亮。

  不料,皇后早逝,聰慧的了然頓時對人生無常有相當深刻的體會,於是萌起出家之念。然而卻不為家人同意,還強迫她結婚,了然誓死不從。最後家人提出三個條件,第一結婚、第二生子、第三夫婿同意,才准許她出家。儘管歷經千迴百折,了然始終志節堅定。二十五歲那年,終於了卻這些俗緣,削髮為尼。

  了然前往江戶,請求鐵牛禪師攝受為徒。可這位大師當下斷然拒絕,理由是她長得太美了。了然仍不放棄,轉而拜見白翁禪師白翁禪師不但以相同理由婉謝,還說她的美貌只會帶來麻煩和修行障礙。

  堅貞向道卻被謝絕門外,了然非常難過,為了表明己志和決心,她以燒紅的熱鐵,燒灼自己的面容。頃刻之間,一縷青煙銷毀往昔令人稱羨仰慕的美豔,白翁禪師大受感動,這才收她為徒。

  為了記述毀容心路,她在一面小鏡後寫下這首詩:

  昔遊宮裡燒蘭麝,今入禪林燎面皮; 
  四序流行亦如此,不知誰是個中移。

  晚年圓寂前,了然留下一偈:
  六十六年秋已久,漂然月色向人明。
  莫言那裡工夫事,耳熟松衫風外聲。

  自古有「紅顏禍水」之說。其實禍端不在女子的傾城傾國,而是男人的迷戀與掠奪。美麗並不是一種罪過,即使在修行路上,也不需要毀之而後快。因為引起障礙的根源,是人心的貪欲和執著。需要治的病在此啊!而不是叫一位無辜的女子以毀容的慘烈,來換取道場其他男眾一時的無欲——這不過是假相。其所謂「捨得了假,換不了真」,才是值得玩味!

  另一方面,了然比丘尼不惜毀容求道,與禪宗二祖慧可跪於雪地,斷臂求法的精神,同樣令人感佩!一般人,尤其是女子,最大的執著莫過於面皮的美醜;而了然勇於毀棄,以最大的割捨,換取修行的權利,多麼高貴!

  而從年輕到老,六十六年春秋彈指而過,美的、醜的,宮廷裡的、山寺中的,那個才是我?若能從中了悟幻化與真實,也不枉費燒灼面目之痛了。

  剝去面皮換佛衣,美醜井裡還是你。
  白翁一言吃差錯,原來如此松能語。
  捨得了假,換不了真;捨不了死,換不了真。

  註:容貌改變不了自性。白翁自心有障,而說美貌是禍;如此,松樹也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