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6/5/11  
南泉斬貓
 
南泉斬貓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這天,午后的南風吹得大地慵懶。靜坐的僧人,有些兒昏沈……

  「我的貓,還給我!」「借我們玩兩下,有啥關係?」外邊傳來嘈雜的聲音。從窗櫺一望,只見天井中,一群僧人跑來跑去。

  東堂和西堂兩邊的和尚,正抱著一隻貓追逐搶奪,互不相讓。這可憐的花貓被蹂躪著,「喵嗚喵嗚」的叫聲,讓清靜的佛剎,頓時喧騰了起來。

  「你們在嚷嚷些什麼?」師父南泉和尚來了。

  眾人見狀,驚惶停下腳步,汗滴了下來,不知道是一時給嚇住了,還是剛剛跑急了?

  「說!為什麼一群人爭一隻花貓?」大家面面相覷,支支唔唔半天。

  「那好,」南泉和尚一手提起貓脖子,「喵嗚!」

  「你們聽著!說得出爭貓的道理,這貓兒就可以活命;要是說不出來,我今天就把它給斬了!」「啊?」空氣凝結了起來,大家絞盡腦汁,也吐不出半句像樣的話。剛剛爭吵的口齒伶俐,都不知跑到哪裡了?

  「拿刀來!」小和尚抖著手,遞上。貓在空中無辜地掙扎。

  「妙無!」這是貓的最後一聲慘叫,血,應聲濺在眾人腳下。

  怵目驚心的場景,怎會發生在佛門淨地?受戒之初,眾僧都從戒師念過「不殺生」……

  人聲散去,院落中,仍留有一股錯雜難解的氣氛。

  稍晚,南泉另一門徒趙州和尚從外面回來,南泉告訴他今天發生的種種。

  沒想到,趙州和尚脫下僧鞋,放在頭頂上,就這麼走了出去,不發一語。

  南泉幽幽地念著:「你當時如果在場,只要奪下刀子,就有辦法救貓了!」

  南宋有位高僧名慧開(1183~1260年),字無門,人稱無門禪師,宋理宗賜號「佛眼禪師」。在他的著作《無門關》之中,收錄這一則公案。無門禪師認為,「要探究趙州頭頂僧鞋的動作有什麼隱喻啊!如果先前和尚們有人說得出真實的轉語,南泉大概就不會行此激烈的險道了!」

  相對南泉跳脫常態的教法,咄咄逼人要眾弟子答話,大家卻楞在那裡說不出個道理;趙州這時候的肢體語言,正是師父南泉所要的答案——「顛倒啊!」鞋子是穿在腳上,反著穿到頭頂,不就要倒著走嗎?這是「倒行」之過。爭貓是如此,眾生之所以輪迴受苦也是如此。

  歷代禪門公案,不乏顛倒常態俗情的言行教法,對症下猛藥,有時可以撼動人心而令弟子開悟。有人主張,南泉以殺生之無情,來斬斷弟子們對貓的執著。但是貓死了,弟子果真就能放下嗎?南泉斬貓的用意在於調解紛爭、也希望讓眾弟子覺悟,可惜弟子們無法察覺自己的過失,更未因此震撼而悟道。而南泉這樣枉送貓的一條命,也是「提得起,放不下」。如果南泉和尚已修得自在三昧,在達成醒悟眾僧的目的之後,有辦法讓貓復活,那斬了似乎無可厚非,而且有教化的功德在。要是無法讓貓活過來呢?那就應刀下留命吧! 

原文出處:南宋‧慧開《無門關》南泉斬貓

  南泉和尚。因東西堂爭貓兒。
  泉乃提起云。大眾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泉遂斬之。晚趙州外歸。泉舉似州。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泉云。子若在即救得貓兒 。
  無門曰。且道。趙州頂草鞋意作麼生。若向者裏下得一轉語。
  便見南泉令不虛行。其或未然險。
  頌曰:趙州若在。倒行此令。奪卻刀子。南泉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