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之美
──且說造佛聖像三十年


憶 無佛像時期
無佛像時期,那時候菩提樹、佛足、法輪、佛塔、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五月的菩提樹,新吐嫩葉,在風中輕輕搖曳,映著白雲閃閃發亮。
佛教初傳,有一段無佛像時期,那時候菩提樹、佛足、法輪、佛塔、蓮花,就是佛的象徵。虔誠的佛教徒,看見菩提樹等象徵,不禁心海澎湃,對四生慈父、人天導師興起無限感恩懷思。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佛陀成道後,為報答母親摩耶夫人之恩,而上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人間弟子,不見如來世尊,孺慕情深,優填王和波斯匿王更因思念殷切幾近於病。優填王發心造佛尊容,毘首羯磨天化現為巧匠前來相助,以牛頭旃檀香木雕造五尺佛陀聖像,是為造像之始。波斯匿王也用紫磨黃金鑄造五尺佛像,此乃最早的佛陀金像。

菩提迦耶正覺大佛塔所釋尊聖像

另有一說,約在西元一世紀前後,世人早已遺忘佛陀尊容,於是比丘們開始恭塑佛陀聖像,藉以喚起人們對佛陀的憶念。菩提迦耶正覺大佛塔所安奉之釋尊聖像,就是現存最早、也最近似佛陀尊容的佛像。

符號與象徵日漸深化,就變成圖騰與信仰。圖騰又昇華為藝術;信仰形成了宗教。佛教藝術千百年來巨匠輩出,雖然多數名不見經傳,但光榮的成就,絲毫不因歲月磨蝕而稍減。君不見阿姜塔之莊嚴,至今猶震懾人心?君不見龍門雲岡大佛,與天地浩然並峙,濱歷史長河而不朽?追撫遺跡,不難想見當年,妙手彩繪佛國乾坤的嘔心瀝血與懇切至誠。這些藝術傑作,不僅在古代發揮弘法的功效,更在千百年後撼動著我們的靈魂!有感於史詩的激勵,千古夢迴……

雖不見如來
浩瀚時空中,要巧遇佛陀出世,聽聞微妙佛法,可說千載難逢。一佛示寂,必須經過很長時間,少則千萬年,多則四小劫之久,才會再有佛陀降世。(攝於新德里國立博物館)

浩瀚時空中,要巧遇佛陀出世,聽聞微妙佛法,可說千載難逢。一佛示寂,必須經過很長時間,少則千萬年,多則四小劫之久,才會再有佛陀降世。

然而,佛陀住世的年代,我們是否剛好獲得暇滿人身可修行?又是另一大難題。人身難得的程度,佛說,有隻盲龜,百年才從海底浮出水面。波濤洶湧的大海,有根浮木東漂西蕩,浮木中間有個小孔。這盲龜頸部要能穿進小孔,機會何其渺茫?而獲得人身之難,更甚於此。佛又說,「得人身者,僅如手上一小撮泥。失人身的,多如十方大地之土。」難怪古德有此感嘆:「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所幸,即使眾生無緣值遇佛陀降世,但對象徵完美佛陀的聖像敬獻供養,功德果報等同供養住世佛陀之真身。甚至,《佛說菩薩本行經》中,佛陀告訴阿難,造佛聖像供養的人,功德猶勝百千億倍供養如來色身與舍利塔等。因此造佛聖像、供養佛像,成了我此生弘化大願之一。

心藏無量佛

如同菩薩造佛無量,吾亦效法之;尤其末法人心著相、難安之際。

《大乘造像功德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我在往昔過去世中,已造無量諸佛形像。為求菩提,以各種珍寶、栴檀、彩畫等等,所造佛像之多,超過這場法會人天會眾的數目。」

「有(難陀比丘)如是等無量諸阿羅漢,都曾經於佛像之所,敬獻微薄少許供養,依此福德,永離痛苦而得解脫。」可見造佛聖像,是成佛不可少的福慧資糧。一旦福慧資糧累積如海,覺性自能開顯。佛陀金口所說,以及無量聖僧阿羅漢,都因為供養佛像而解脫,這對我們實在是無上的指引和鼓舞!

以佛為名
噶瑪噶居寺天香閣大勢至(金剛手)菩薩聖像。

經典記載,「即使有人以怒氣看佛像,都能種下善的習氣,未來能見無量諸佛。」

末法時期,多數人對於甚深佛理,沒興趣或不願意信受;最常聽見的,就是「心裡有佛就好」、「一切隨緣」諸如此類的說詞,而自遠於佛門之外。因此開示講傳經論、灌頂等,雖然極其重要,但也暫時無法利益某些人。

另一方面,能精進於上師們的教學課程、研讀經論、實修者,都已經是福報善緣具足者。相形之下,門外的眾生,向道之心尚未生起,為數最多、也最難度。究竟,要如何接引這些人呢?確實需要更深廣的悲心、更微妙的智慧、更善巧的方便,甚至是創意發想,塑造優質信仰──「佛法藝術化」!

噶瑪噶居寺如來殿二樓文殊菩薩泥塑彩繪聖像

莊嚴雄偉優雅的佛像,超越文字語言和宗教儀式,直截了當、赤裸無遮地,用最美麗的形象,闡釋佛法。佛像的加持與祝福,超越任何藩籬,直達眾生的內心深處!沒有人不被神聖之美吸引;因為其中蘊含絕對的愛和慈悲智慧,與一切眾生的本質無二無別。

《入菩薩行論》云:「猶如黑夜烏雲遮天際,瞬間閃電照亮極光明,如是倚佛威德力極難,世人暫萌修善之作意。」眾生要萌發善念,稀有難得且短暫,卻很容易被惡念所障蔽。當巡禮者見到佛像,自然湧現滿心歡喜、感受祥和平安,謙卑恭敬與信心隨之生起,雙手合十的剎那,這就是淨化煩惱染污、轉變生命的契機。

誠如《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以佛像為對境,而種下解脫的善根種子、種下得度因緣,多麼殊勝偉大啊! 

緣起緣滅,諸法不離成住壞空,唯佛法常住人間。輪迴三界,只要還有生靈受苦,佛陀慈悲願力定當不捨救渡。(噶瑪噶瑪寺如來殿三樓講經院 旃檀四臂觀音木雕聖像)
佛法恆在人間

話說,印度那爛陀寺肇建於五世紀,史載:「中分八院,寶台星列,瓊樓嶽峙……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此為其極。」極盛時期,著名佛教大師雲集,主客僧侶常達萬人之眾。玄奘與義淨大師,就曾先後到此取經。不料回教入侵,蠻軍所至,印度佛教寺院全遭毀滅,那爛陀寺從昔日「壯麗崇高」,一夕之間化為斷垣殘壁,盡付煙塵。

漢地亦逢三武之禍、西藏朗達瑪滅佛,皆因眾生的共業與貪瞋癡,多少佛教聖地、藝術寶庫就這麼毀於一旦!當年,釋迦牟尼佛亦無法阻擋琉璃王毀滅自己的釋迦族。緣起緣滅,諸法不離成住壞空,唯佛法常住人間。輪迴三界,只要還有生靈受苦,佛陀慈悲願力定當不捨救渡。

這就是佛教的風骨與精神,一燈燃百千燈,傳承至今兩千六百多年……

守護三寶所依,攸關佛法住世──佛像、佛經、佛塔,分別象徵佛陀的身口意;佛法分為「教法」(經律論三藏)及「證法」(戒定慧三學);開悟成就者與僧團,則荷擔弘道重任。只要三寶所依恆在,佛法就恆在!因此,持續不斷造佛聖像,即是噶瑪寺開山三十年來,善巧接引眾生趣入解脫大道之方便。

造佛聖像之美

佛於《大乘造像功德經》開示:「如果有人,能在釋迦牟尼佛法教尚未滅盡之時,造佛像者,如是這些人,在未來彌勒佛降世的第一會說法時,都能獲得解脫!」

此經更載明,造像具有清淨業障罪過的加持──
「若有眾生造作惡業重罪之後,能發心造像,求哀懺悔,決定改過自新,堅決誓願不再犯,則先前所造惡業,皆得滅罪而清淨。」
「若懷著清淨信心,造佛聖像,一切業障莫不除滅,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乃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拔眾生一切苦惱。」

如果有人,能在釋迦牟尼佛法教尚未滅盡之時,造佛像者,如是這些人,在未來彌勒佛降世的第一會說法時,都能獲得解脫!(噶瑪噶瑪寺如來殿十六米釋迦牟尼佛說法金銅聖像)

雖僅只見佛聖像,而能以慈心合掌,虔誠皈命佛塔、舍利者,死後百劫不墮入三惡道,捨報即生天上。在天上壽命終盡,再度下生人間,出生富貴之家,最後究竟證得佛果涅槃。   

人壽百歲,而佛像住世千萬年;造佛像者,能獲千萬年佛陀加持,實在無有更上之方便渡化。佛像之美,美在融化人心。這才是造佛聖像者當初所作之無為功德。其後與日俱增,直至盈滿菩提。

幸運造化
無上福田、無盡寶藏,是噶瑪寺獻給大地蒼生之愛。唯願佛法永傳,眾生離苦。(噶瑪噶居寺如來殿)

清乾隆年間,蒙古學者工布查布將《舍利弗問造像量度經》,從梵文譯為漢文,詳載塑造佛像所應遵循的度量比例。章嘉活佛細閱考訂,隨喜讚歎不已。而後工布查布又解述《造像量度經續補》,其中載明裝臟方法,以及造像功德。

本寺佛像之恭造與裝臟,皆遵循此古老傳統,是我此生最大幸運。

恭造佛像需眾多因緣條件會合,缺一不可!就金銅佛而言,從不丹泥塑師巨匠神手、爐火純青的功力,與台灣翻模師、鑄銅師、雕塑師……攜手合作,歷經艱難繁複的工序,投注勤勉不懈的血汗,才有莊嚴佛像的問世。而繪製唐卡,則是不丹畫師等,研讀法本經典,學養功力展現在素描畫稿,線條流利宛轉,極致細膩,眼神氣韻,威儀萬千,偉大的曠世鉅作,令人歎為觀止!最大的收穫,不是佛像、也不是唐卡,而是滿滿的幸福洋溢在天空下……。

佛像越大,裝臟必須以更廣大繁複的程序來處理,才能具足偉大的加持。裝臟所需聖物、陀羅尼製作校對,以及匯集世界各地珍寶,是深奧佛法的具體實踐,儼然一場人天大法會...(噶瑪噶居寺菩提廣場十八米微笑阿彌陀佛聖像)

佛像越大,裝臟必須以更廣大繁複的程序來處理,才能具足偉大的加持。裝臟所需聖物、陀羅尼製作校對,以及匯集世界各地珍寶,是深奧佛法的具體實踐,儼然一場人天大法會,其艱鉅繁難,不是你我所能想像,亦非單靠錢財所能成辦。如法裝臟後,築壇修法開光,才具足佛像功德。

禮拜供養如法裝臟的佛像,與禮拜供養佛陀住世真身,功德相等!具足「見即解脫」加持的佛像,能讓眾生在瞻仰的剎那,培植開悟解脫的成佛種子,這是方便與勝慧雙運,看似簡單、卻深奧無垠。

當我們在噶瑪巴加持之下,獲得如此曠劫奇緣,怎可不把握呢?不是每一世都能躬逢其時!若不抓緊這些機會,將是眾生永遠的損失……

造佛聖像,成就完美覺悟之心。
涓滴匯歸功德海,必將成為菩提妙因,
甚深微妙,不可思議!
無上福田、無盡寶藏,是噶瑪寺獻給大地蒼生之愛。
唯願佛法永傳,眾生離苦。
當你瞻仰佛陀慈悲的容顏,在覺明乍現的驚鴻一瞥,
淚光中,彷彿頓悟……
佛啊,就在這裡!

洛本天津仁波切
誌於公元2019,開山三十三年前夕

 

--發布日期: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