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僧院)】


  文殊院是本山最早完成的奠基寺院。樸實的建築風格,依然可見藏式僧院的大致身影。以之為礎,本山之各具特色的建築,隨後一一平地而起;佇立無華的文殊院前,多少噶居人與上師仁波切間的師徒法緣,由此深密情牽;好多的故事,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以「文殊」為名,乃肇因上師仁波切與文殊菩薩累世所夙有之甚深因緣。

四臂文殊

四臂黃文殊菩薩

  經典所載,在所有大菩薩中,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中「大智」的象徵,在過去世,文殊曾為七佛之師。其銳利的智慧,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而一樓壇城所供奉的四臂文殊,則為特別靈驗的文殊化身;由上師仁波切親自指導完成塑像。

  佛陀曾說:文殊菩薩的悲願,就如虛空一樣無法衡量數算。如果把西方無量壽佛淨土功德莊嚴,譬喻為百分之一毫毛所沾取的一小滴海水,那剩餘的浩瀚汪洋,就如同文殊淨土功德之無量無邊。佛陀向世人宣說:文殊成佛名號「普見如來」;普見如來佛國淨土在南方,名「如願圓滿離塵清淨國」。一般世人不知道文殊淨土的殊勝,往往只求往生西方;殊不知,往生西方須再來,而往生文殊淨土,則直接成佛,化身無量。故而,上師仁波切向大眾開示:我們應當以清淨虔誠心,向四臂文殊祈求,有願必皆能圓滿,若來世轉生文殊淨土,這才稱得上功德無量。

  對於無數的噶居弟子而言,智慧如劍的文殊菩薩,有如慈悲上師的另一種顯現。躊躇猶豫的抉擇時刻、徬徨茫然的蒙昧心境,往往都在這慈悲的化現尊前,沉澱、消溶……,眼見著契機再現!歡喜地、灑淚地、感恩地心靈撼動,往往萌發自深層的心靈對話;那不是毫無饜足的需索祈求,更不是一廂情願的盲從;信仰的藝術,和囈語式的獨白,截然不同。

  上師仁波切教導我們:頂禮四臂文殊時,稱「見駕文殊菩薩」,念其聖號,唱偈:

見駕主尊文殊師利普見如來

頂禮聖文殊 我發菩提心
往昔所造業 佛前我懺悔
願消無量罪 願得無盡智
願行菩薩道 願證無上覺

南摩文殊師利
南摩殊師利
南摩無達瑪師利耶所哈

  而跪拜後,可趨前以額頭輕觸壇城桌面前緣,代表領受文殊菩薩的加持。當您聽聞:向文殊祈求,必如所願。禮拜文殊,能滅無始以來的無量罪業。話語的深義,不在文字上;諸多靈驗感應的事情,發生在慧眼初開的瞬間。巧妙的是:每一個人所見不盡相同。

噶瑪噶居寺 版權所有 2002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

[山門]    [香光院]   [法王殿]    [文殊院]  [財神窟]  [塔院]  [蓮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