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巡禮加德滿都大白塔之后,開山上師決定啟建佛塔,饒益台灣。

  佛經中提及:欲供養如來法報化三身,當供養舍利。而供養舍利之舍利佛塔,正象徵著佛陀身口意與法報化三身,實乃佛陀之最高精神典範。因此,佛塔所在,如佛親臨;上師仁波切即曾開示大眾:「凡是啟建、供養、繞行、禮拜,乃至耳聞眼見,均能種下解脫之因,圓滿世間福報,乃至速證菩提。」

  1990年1月動土,經費雖不充裕,但信心堅定無比。歷時三年六個月,莊嚴完竣,全名為「見即解脫吉祥光塔」。1993年4月,噶瑪噶居派攝政法王夏瑪巴仁波切蒞臨開光,主持落成慶典。

  薩迦派宗薩仁波切盛讚此塔之殊勝,以及開山上師之功德卓偉:「我至今未曾找尋過轉世祖古,非不能也,實乃未來難卜,不如憑日後利生功德,以資認定。今洛本仁波切已默默圓滿舍利塔之興建,規模猶勝不丹政府傾國力所為者。如是莊嚴,業已證明一切。」

佛塔結構象徵意義

眼光門

舍利塔全景圖
  

象徵佛陀精神的舍利佛塔,特殊結構內涵豐富的法教。
由下而上,略述其義:
塔底基座:象徵十善業。此乃解脫的基礎。
三個階梯:象徵三皈依。
獅子王座:象徵殊勝超越宇宙。
王座頂部四角:象徵四無量心。
四個階梯:第一階──根本四念處。
第二階──四正勤。
第三階──四神足。
第四階──五根。
不變底座:支撐著寶瓶,象徵五力。
蓮花:象徵六波羅密。
寶瓶:代表諸佛菩薩的無量宮殿,也象徵八福田。
眼光門:在寶瓶正前方,象徵諸佛菩薩壇城之門。
十三層塔頂:象徵初地到十三地菩薩。
傘蓋和支架:象徵殊勝光明。
月輪:代表袪除一切苦難。
日輪:代表袪除所有黑暗與障礙。
摩尼寶:欣悅昇騰地高置於塔頂,
     象徵所有願望皆得如意圓滿。

成就者云:
即使僅僅只見塔一眼,
就能種下往生淨土之善因。
蓮師云:
無論何處,只要有代表佛陀身語意的建築物出現,
自然而然,諸佛菩薩與本尊護法就會顯現,
同時將為此國與世界帶來和平安樂。

相關文章:
莊嚴的佛塔




一樓安奉一切財神寶瓶

  財神寶瓶能令財物豐厚無缺。安奉寶瓶是為參與建寺之功德主、以及隨喜讚歎的善信祈福:願生無私布施心,常滿眾生一切願。

二樓安奉三身佛
三身佛與千佛之光互相輝映

  世尊曾在《佛說造塔功德經》教示:「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此偈之深義,名佛法身,應當書寫,置於佛塔之內。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名為法身。若有眾生解悟如是因緣之義,即為見佛。

  遵佛遺教,本寺特敬書此偈,題為佛塔之楹聯。同時安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分別代表如來法報化三身。

  開山上師教導弟子頂禮應唱偈曰:
  頂禮三身佛,法報化世尊。
  願行佛事業,悉證妙正覺。
  諸法因緣生,佛說是緣起;
  諸法因緣滅,佛作如是說。

  中央的世尊聖像內,裝臟第三佛舍利、世尊舍利及索因布大白塔之舍利。側壁面嚴飾千佛,供弟子留名供養。

   右側安奉開山上師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長壽祿位,祈請上師恆久住世、法輪常轉;同時也設置信眾祈願點燈祿位。

  左側安奉「中華民族列祖列宗靈位」及先人往生蓮位;春之清明、秋之盂蘭盆會,即在此舉行祭祖超薦修法。本寺融合藏密佛法、以及漢文化慎終追遠之用心,由此可見。

三樓四樓典藏密續心髓

   裝臟有萬餘尊蓮師聖像,丹珠爾、甘珠爾大藏經乙部,十億卷舍利塔金剛咒鬘,以及五色砂繪製的秘密壇城。

五樓為壇城中脈所在

   這裡是佛塔的能量中樞,裝臟法寶無數:本初佛、迦葉佛、釋迦佛以及歷代大寶法王舍利;佛陀時代的小舍利塔;岩藏佛像;古代金汁所書寫的金剛經……豐沛的精華能量,由此源源不絕地加持一切見聞憶觸者。

秘密中陰百尊壇城在塔底

中陰百尊壇城

   根據《中陰聞道解脫經》,決定來生的關鍵時刻──中陰期間──我們的心,將以諸佛菩薩、慈悲本尊、忿怒本尊等各種尊相顯現;顯現的本性即是佛性。當下證悟,即能自輪迴中解脫。如此古典的法門,揭示現今生死學所未能觸及的奧秘,令許多聽聞此法的研究者十分驚奇。 佛塔地下一樓的紀念堂,即典藏貝諾法王所致贈的木刻「中陰百尊壇城」。開山上師云:「若能在生前觀看過百尊壇城,一生中只要親見一次,那麼在中陰階段見到本尊,就像巧遇故友般親切;當信心生起的剎那,就是解脫的時候。」供養中陰百尊壇城 四周精緻莊嚴的蓮龕,則記述著本寺金剛護法的事蹟;開山有功者的精神,將在這紀念堂中,與寺長存永誌。


阿彌陀佛的蓮花世界

彌陀蓮位層層如瓣,綿延成無盡的蓮花世界。

  塔下二樓的蓮花世界,供養萬尊阿彌陀佛。設彌陀蓮位,可安奉「薩擦」(善業泥)及先人牌位。開山上師闡釋善業泥:「此乃藏傳佛教特有之清淨骨灰法。藉密法加持力與上師慈悲心,清淨亡者意識流,令其往生淨土不再輪迴。所剩火化之骨灰,混合七種甘露與泥土,印在塔模或佛像模中,持真言觀想如佛出世,而後再上色開光,即為善業泥,對亡者具有莫大的加持力。」






轉經輪 飛天 鐘亭

轉經輪與飛天浮雕

  佛塔四周有一百零八個金色轉經輪環繞。每一經輪外飾六字大明咒,內裝經卷。繞塔轉經,身口意三密如一,功德無量。佛陀曾開示其無上利益:遠離八難、具妙色身、儀貌端正、福命長遠、生於王侯尊勝家、富貴多財、得生天上、得好音聲、永離貪瞋癡……終究得證圓滿佛果。

   轉經輪上方,浮雕飛天,供養八吉祥等,丰姿綽約,十分飄逸優雅。

  佛塔右前方之鐘亭,高懸「六字大明鐘」;若有人繞塔一、三、七次,乃至一百零八次,叩鐘迴向功德,隨著鐘聲遠逸,能解脫眾生無量業苦。

六字大明鐘
  開山上師叩鐘偈:
隆隆正法法音中。眾生解義倒懸苦。
經歷百千無量劫。常轉法輪恆不懈。
願眾生皆得安樂。願三塗一概空寂。
願菩薩隨順安住。願一切圓滿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