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的建築、藝術、文物,
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同時又超越語言所能說。
未經中文詮釋,一樣可以讓不懂中文的人聆聽到她的聲音。
佛法的微妙,就在於世尊以一音開演法義,
任何種性眾生,皆能心領神會!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如是說
法王殿,融合漢藏建築藝術之美,構作嚴謹、風華特出;本山之精粹瑰寶,盡攝於內。1993年4月開工,2003年11月圓滿,歷經十年而成就此莊嚴聖殿,為藏密傳台寫下輝煌的歷史新頁。
法王殿—外觀環境
碧綠屋脊與七政八寶梵音嚴飾
法王殿有三層平頂,代表三界;層層而上,象徵超越三界。各層分別有八吉祥、梵文種子字、輪王七政寶等鎏金雕飾,並以黑底白色智慧明點為莊嚴。
藏紅色外牆,掛著黑色梯形窗,最頂端是歇山式屋脊,質樸厚重的瓦片泛著銅綠、藍底黃色捲草紋山牆、繽紛的彩繪椽子、輝煌的金端寶瓶……每與初陽夕日相互輝映。
歇山屋頂擎於天際,線條優雅、簡單和諧。銅瓦所覆、古樸大方;正脊中央立有藏式寶瓶三座,兩側則是漢地宮廷宗廟建築典型的鴟尾造型。山牆以湛藍為底、澄黃色捲草紋陶版嚴飾,配上藏紅壁面,晝夜日月輝映,氣象萬千。
屋簷橫列瓦當、滴水,素雅悅人;簷間滿佈彩繪椽子,所謂繽紛亮麗,在此無盡重疊延伸。法王殿飛簷四隅,鑲嵌銀底金字之寶瓶、牟尼寶、金剛鉤、彎刀,象徵息、增、懷、誅四種佛行事業與日俱長;清風吹拂過殿頂,即具此四種力量,加持無量眾生。這裡也有四尊摩羯魚昂首張口直向雲天深處,四座銅雕法幢四方矗立。
 |
飛簷四隅鱷首,又稱摩羯魚 |
|
|
 |
雙鹿法輪 |
|
露台前緣,法輪雙鹿正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光,藏傳佛教寺院的典型標幟,已橫渡千山萬水,光榮堂皇地,在你我面前展現雍容莊嚴的姿儀!游目四望,層巒疊翠,如蓮之千瓣吐蕊;法王殿正處靈秀地勢之心,儼然紫金蓮臺。
諸位大德,擘畫此偉大藝術的聖者,亦是即將引領我們走入本尊壇城的導師!至誠頂禮 開山仁波切!
和平寶鼎與銅獅
 |
循西周作冊大方鼎所鑄的和平寶鼎
|
|
|
 |
銅獅威猛懾人,鎮守殿宇 |
|
法王殿前,一碩大銅器,四足鼎立。是為「兩岸和睦、民生樂利、人類平等、世界和平。佛法昌盛、傳承永續、上師賢聖、長住娑婆。」而鑄造故安名「和平寶鼎」。
鼎,古代素為國之重器;本山寶鼎仿自西周「作冊大方鼎」,原為祭祀禮器,尺寸較小;而今新鑄,通高約二一一公分,深約八七公分,口寬約一五二公分,底寬約一三一公分,重達四公噸,比聯合國五十週年慶之世紀寶鼎略大,重量多出二點五噸。
一首雙身的蛇紋裝飾,屢見於西周方鼎。《山海經•北山首經》載曰:「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之蛇,見則其國大旱。」故將此蛇紋鑄於鼎上,有祝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海昇平之意。
寶鼎兩旁有雌雄銅獅,鎮守法王殿,威儀萬方。雄獅腳下戲球,雌獅則舉足踩弄幼獅。方形台座上,滿佈祥龍、蓮瓣等繁複的裝飾紋樣,集雄渾氣勢與陰柔細膩於一身。
法輪常轉 演大手印
仰望玄關藻井,有三座木雕金色大法輪,象徵佛陀三轉法輪。
左右法輪各有十六輻,居中的法輪有八輻,輪輻軸心為「喜悅輪」,周圍鑲飾摩尼寶。
門楣正中,「大手印」巨匾高懸;令人歡喜感動的是,開山上師的手印在此!總持一切法教的化身、成佛的不二法門,在眼見當下,正超越言詮,直指心性。
願此大手印聖地,法輪常轉,利益無量有情。 |
藏式樑柱雀替
西藏承襲印度建築風格,表現在柱子上十分明顯。柱頂「雀替」向兩旁壁面作波浪狀延伸,具力學支撐功能,且兼具裝飾美化作用。
偌大的柱子為折角多邊形,圖樣變化以柱頂為主。依序是「子巴」、蓮花、明點,以及漸層色的鑲金摩尼寶連珠垂飾。華燈輝映,雀替反射寶石般的璀璨光芒,好美!
根據西藏老畫師的說法,「子巴」造型特殊,是想像中的動物,實際上並不存在;由畫師採馬的耳朵、人的手、獅子的眼睛、龍的角等美觀局部組合而成,它只有頭,沒有身體。之所以畫在大門柱面上,乃為美觀裝飾,而兼具吉祥、迎賓之意涵。 |
|
 |
天上的彩繪
|
 |
開山上師為參加佛學夏令營的小喇嘛介紹玄關藻井壁畫 |
|
|
大門四周,有多重彩繪:金剛杵、明點、蓮瓣、仿木構方格……連綴成片的五彩繽紛、燦爛奪目,彷彿藏住天上的雲霞。金色的運用,則恰如其分地烘托尊貴的華彩。
玄關藻井,莊嚴的本尊彩繪,正是文殊菩薩、四臂觀音、金剛手菩薩,即所謂的「智悲力三本尊」。這是西藏畫師長年住在寺裡臥立畫的。
不同於一般寺院門庭常安奉四大天王或金剛天神,給人威赫的壓迫感。大殿則以接引佛、加持佛垂視來者,慈光照注,無有分別地,攝受眾生入法之門。
加持佛和接引佛兩側,右為世界生成圖,左為六道輪迴圖。木刻雕工的精緻繁複,與畫面蘊含的深邃至理,同樣令人驚歎! |
法王殿正門
|
|
 |
天女迎賓石雕 |
門檻前方地面,有青斗石所雕的伎樂天以迎賓。曼妙的天女奏著鐃鈸、橫笛、甲鈴,雲紋飄逸其間,頗見氣韻生動之美。晉殿前站在青斗石蓮花上,別有一番不同感受,是駐足、是等待,還是靜心,各人皆不同。
大門是完整原木雕鑿:舍利塔、雪獅、法輪、金剛杵、蓮花枝葉……各式圖案豐盛齊聚。上楣雕刻藝術字,極富雅趣,請君瞧瞧,所題為何?「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輪王七政寶」也在此化現,栩栩如生。門框左右則是供養天女獻八吉祥,合稱「七政八寶」。
天女下方,雕著「太平有象」。以木雕表現,讓象身綴飾瓔珞,背載如意,寶瓶則擴充為一體成形的八吉祥。漢藏文化融合,更為精緻豐美。
鋪首門環則雕飾八吉祥;門環由兩隻魚龍連作圓形,垂五色彩帶盤結為紐飾,構成別緻的鎏金門乾。
《洛陽伽藍記》描繪著名的北魏永寧寺塔曰:「鏤金鐶鋪首,窮造製之巧、極土木之工。庶民子來匪日而作,佛事精妙不可思議。」原來,寫入歷史的名山古剎,皆如此用心。
|
鰲魚欄杆
 |
鰲魚欄杆 |
|
|
|
金剛杵石雕 |
龍頭鯉魚身的鰲魚,富含吉祥象徵意義。最普遍之說,當屬「鯉魚躍龍門」。相傳,數千條溯黃河而上的鯉魚,將有一隻能躍上山西龍門口的千丈瀑布,而成龍首魚身;後來更被賦予討喜的「登科」寓意。而中國寺廟建築,多將鰲魚置於雀替或屋脊上。一說鰲魚為龍生九子之外的衍生動物,性好吞火。故用於傳統木造建築,令其壓制火神。 |
雕刻青斗石為鰲魚欄杆,則前所未見。龍爪出水間,握持金剛杵,這又是漢藏妙合,絕無僅有的新意。龍的遒勁、魚的靈動,在波瀾騰湧間結合為一,嬉游身段之優雅,停格在法王殿四周;數不盡的鰲魚化身為美的精靈,雀躍迎接十方嘉賓。
法王殿側、後門
 |
「尊貴」門額,以及威風懍懍的門神 |
|
|
 |
「自在」門額 |
側門的兩幅巨額-「尊貴」、「自在」,彰顯著密續修行者的兩種特質。修學密續能即身成佛,所以是尊貴。其心無染,故為自在。 |
|
 |
藏式花邊嚴飾的後門,為日光樓入口 |
|
|
 |
擔任志工維護寺院也是一種修行 |
|
廣場與開山紀念碑
|
於廣場舉行瑪哈噶拉九永日火供 |
法王殿外的廣場是舉辦大型法會重要場所,喇嘛諾拉蓮師財神法會、喇嘛舞、瑪哈噶拉九永日法會火供,都在此舉行。
廣場邊豎立開山紀念碑,碑文如下:
余噶瑪滇真聽列惹薩。自民國七十五年。丙寅之春。聚諸子信眾。於此一方。文殊師利授記之寶地。開山建寺。揭櫫致力弘揚藏傳佛教。積極培養出家僧眾。提倡奉獻自我無私利他。推動人文藝術教育等諸理念。
山中規劃。悉依形勢。宗噶居傳承。揚藏密精華。恂而闢蓮池。建禪院。造佛塔。築石窟。起鐘亭。定山門。安大寶法王殿。供萬佛寶像。遍山老桂。千載古荷。
|
開山紀念碑 |
曼妙美麗。如傳說中的天竺遺藏。
清淨莊嚴。如奇蹟般的人間奧明。
值此美麗莊嚴的開元時刻。奉
法王噶瑪巴泰耶多傑陛下。夏瑪巴陛下之聖號。以身語意如曼達。供養上師諸佛菩薩。願福慧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回眸前塵。艱辛中有歡笑。開懷中有淚影。空山靈雨。枝草點露。至情心中閃耀。是上師加持。是本尊成就。所築是日月光露。其中無痕。菩提遍滿虛空。願為諸有情。安住最後際。謹勒碑為記。碑上鐫刻同余共歷悠悠歲月的大德芳名。但有名字。名亦不可得。故離諍滅垢淨。如是見。是行無上菩提。所行二種事業。自然任運。不生不滅。雖留一切名字。不見一切名字。是留名等虛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