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僧侶
護持隆德寺行宮僧團、卡林朋迪瓦噶佛學院
隆德寺是第十六世噶瑪巴在1960年代初期創建,是西藏境外最重要的根本道場。唯歷史曲折,我方隆德寺僧眾,隨順因緣遷於隆德行宮,重新興築殿堂,實修精進不輟。
卡林朋,位於印度東北,與不丹、錫金、尼泊爾接壤。第十四世夏瑪巴法王在此創立「師利迪瓦噶佛學院」,緊鄰十六世法王噶瑪巴行宮。佛學院與大吉嶺小學,約有250位僧眾與20位老師。是由法王噶瑪巴泰耶多傑尊者、與秘書長吉美仁波切所指導。
祈願法教興盛,佛法僧缺一不可,佛寺絕不能沒有僧眾!卡林朋佛學院畢業後,進行傳統三年閉關。未來,這些喇嘛們將肩負重任,派任至全球各地弘法利生。培育學修有成的法教持有者,才能延續法脈無盡燈。這是刻不容緩的神聖護持!
台灣尚無一處師資齊備的寺院學院,早期我們曾在寺成立佛學院,因緣不具足,至今仍未成熟。法王諭示:「護持隆德寺僧眾與卡林朋學僧。」念頭一轉,台灣培育僧眾因緣不具,印度僧人何不由我們照顧?將來派駐台灣;我寺有人發願出家,外派學習佛法。不分彼此,皆為傳承佛法培育僧才。心中大喜,於是寫這則消息分享大家。如果你的想法也跟我一樣,歡迎一起加入培育僧人行列!
《佛說布施經》記載:「布施美食,果報遠離飢餓,受用豐饒、府庫財寶盈滿;布施瓊漿妙飲,所到之處不受飢渴;布施衣服,得上妙衣飾,莊嚴身相。」「若以上妙飲食供養三寶,得五種利益:身相端嚴、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穩、成就辯才。」「以慈心施,得顏貌和悅,無諸瞋恨;以悲心施,得離殺害;以喜心施,得無所畏,遠離憂惱;以捨心施,得離罣礙,證寂滅樂;以種種施,得種種福;以無住無相心施,得無上正等正覺。」
《俱舍論》記載:「未來將有刀兵、疾疫、飢饉等三災。若能以一訶子(藥材果實名),發殷切清淨之心,奉施僧眾,於未來世,決定不遭逢疾疫之災。若能以一摶之食(譬如手捏飯團之類),發殷切清淨之心,奉施僧眾,於未來世,決定不遭逢飢饉之災。」
身為噶瑪巴、夏瑪巴法王的弟子,我們有責任護持法王的佛行事業。
洛本天津
噶瑪噶居寺 電話:(06)573-1234
劃撥帳號:噶瑪噶居寺3088 2682
匯款銀行:土地銀行永康分行(代號005)
戶名:噶瑪噶居寺 帳號:031-001-11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