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6/12/16  
五台山壁畫
 
五台山壁畫

  《清涼山誌》記載:「北淩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中原,為大國之屏蔽。」此即秀出千峰的五台山——大智文殊菩薩淨土。

  中土佛教名山,唯獨五台見於佛經授記。《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佛言:「於此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華嚴經》云:「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壁畫最高遠處,兩道七彩虹光現於虛空,籠罩五座山峰,正是: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挂月峰、北臺葉鬥峰、中臺翠岩峰。中臺之左畫二臂橘文殊、其右畫眷屬妙音佛母。兩旁祥雲繚繞,各有天人持拂塵、傘蓋、幢幡、寶瓶,以及花鬘、絲綢天衣……為供養。最外見飛天凌空而來,雲紋靈動,微妙的筆觸,把速度感刻畫得入木三分。中央大白塔,正是五台山塔院寺的標誌。畫中院落井然,正門屋脊,法輪左右已非雙鹿,而繪雙龍,益見漢地風情。

  第三世噶瑪巴曾在五台山啟建噶居道場,五台因而成為藏密東傳之祖庭。第四世、第五世噶瑪巴都曾到五台山朝聖,與文殊菩薩法緣深厚。開山上師發願啟建噶瑪寺,與文殊菩薩相應,運神通善巧,成就藏密在台弘揚之大事因緣。遠溯悠悠歲月,仰望五台山圖,菩薩慈悲盈懷,實無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