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嚴藻井木雕壇城



發布日期:2008/8/30  
 
大佛頂嚴藻井木雕壇城

 

  藻井是佛寺殿堂最高、最神聖之處。在如來殿大佛頂上的藻井,是以鑲崁密乘九座木雕壇城,作為如來殿最神聖莊嚴的象徵。

  正中央是「佛與十六阿羅漢和合僧聚眾輪」,意在祈禱藏傳佛教在台灣日益興盛、僧俗四眾弟子和合。餘八座分別為「金剛亥母壇城」、「上樂金剛壇城」、「紅觀音壇城」、「密集金剛壇城」、「喜金剛壇城」、「文殊降閻魔壇城」、「大幻化網壇城」、「金剛手壇城」。

 

上樂金剛壇城 文殊降閻魔壇城 喜金剛壇城
           上樂金剛壇城                              文殊降閻魔壇城                                        喜金剛壇城
 
密集金剛壇城 佛與十六阿羅漢和合僧聚眾輪 紅觀音壇城
        密集金剛壇城                         佛與十六阿羅漢和合僧聚眾輪                    紅觀音壇城
 
金剛手壇城 大幻化網壇城 金剛亥母壇城
          金剛手壇城                                   大幻化網壇城                                  金剛亥母壇城
 
(大佛頂嚴九座木雕壇城未箔金處理前的雕刻原貌)

 

四角有大鵬金翅鳥雄踞守衛

  九座壇城作「井」字形分佈,每座壇城之間有三重立體方形邊框區隔。壇城圖樣本身,自外而內依序呈現「方圓漸次」的規律性,齊整而深邃,明麗而神秘。本尊居最裡層蓮瓣中,四周以各式捲草紋、瓔珞垂珠等繁複華麗的紋樣為莊嚴,四角有神龍蟠踞,精緻絕倫!此外共有三十六尊大鵬金翅鳥雄踞守衛。傳統中,只有受過本尊灌頂,方可瞻禮本尊壇城,戒律甚嚴。故壇城一直被祕密的保存下來,口耳相傳至今。

  壇城四周邊框的垂直面,精雕「七佛」,共五百三十二尊佛環繞,諸佛端坐蓮臺,上有鑲嵌珍珠的傘蓋。水平面則雕鏤「雙龍法輪」圖樣:法輪有八幅,中有喜悅輪;左右擁護之龍身作波浪狀蟠踞,龍鬚昂揚、龍爪遒勁,栩栩如生,雲紋飄逸其間,更添氣韻生動之美。

 

垂直面,精雕「七佛」,共五百三十二尊佛環繞,諸佛端坐蓮臺,上有鑲嵌珍珠的傘蓋。
水平面雕鏤「雙龍法輪」圖樣:法輪有八幅,中有喜悅輪;左右擁護之龍身作波浪狀蟠踞,龍鬚昂揚、龍爪遒勁,栩栩如生,雲紋飄逸其間,更添氣韻生動之美。

 

中央「佛與十六阿羅漢和合僧聚眾輪」,意在祈禱藏傳佛教在台灣日益興盛、僧俗四眾弟子和合。
  

漢地建築傳統,原本為美化藻井,總極盡雕琢之能事。佛教東傳後,蓮花紋樣開始出現於藻井;後來敦煌、雲岡……等石窟的藻井,大量出現佛菩薩飛天等題材,凡此均見證了華梵文化融合的過程。而今本寺藻井,亦在前人基礎上展開更瑰麗不朽的突破,不僅對漢藏文化融合有所努力;之於佛教藝術史,亦堪稱為承先啟後的偉構鉅作!凡來寺參訪之仁波切喇嘛目睹這一方,皆直呼不可思議,因為西藏寺院,大佛頂嚴壇城多以彩繪為主,喇嘛修法亦有繪製沙壇城者,從未有實木雕刻問世。

  從大殿一樓仰望,九座精雕細琢的木雕壇城,不但立體傳神、且有著溫潤細膩的特殊美感,在驚豔讚歎之餘,每引發令人寒毛豎立的感動,相當引人入勝。這是佛教之寶,更是台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