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蘇故(Bhusuku) 寂天菩薩 | |
![]() | |
布蘇故為薩初雅種性的人,與生具足不凡特質,於是得以進入那瀾陀寺院為僧。出生於王者之家,年少時便非常地精進學習文殊菩薩的儀軌,因而顯露出不凡的氣質。就當國王駕崩的前一天,文殊菩薩示現於他的夢中,告訴他:「我親愛的法子!這個王位是我的,而我是你的上師,你又怎麼能夠和我一同坐這個位子呢?」薩初雅人便了解到他不適合為王,因此他當夜就離家出走,到了那瀾陀寺院裡,成為一位俱足僧。當時,執政國王德威巴拉提供供養給那瀾陀寺院僧團近七百名的僧眾,其中包含僧眾四院中的普院,院內住眾將近三百位。院裡的僧眾皆精進地研經修持,因此得以精通五明,唯有這位薩初雅人荒廢學修,更甚的是,他的胃口如遼原大火,每早還要吃掉五大碗的米飯。國王德威巴拉為此曾說:「這個人真是個布蘇故,一位懶鬼!」因為他每天不是吃飯、打瞌睡,不然就是在寺院裡閒逛,所以大家都叫他布蘇故。 在瀾陀寺院裡的俱足僧們,必須常常互相論辯。因為大家都很看不起布蘇故,所以請他接受大家論對。原本俱足僧們以為,布蘇故會非常害怕,而不敢接受;但沒想到布蘇故卻欣然同意,來接受大家的挑戰。 就在辯論的當天,大家替布蘇故準備了一張非常高的法座,想要刁難他,讓他坐不上去。但就在辯論開始時,卻發現布蘇故早已坐在法座上,準備接受大家的挑戰。 僧眾輪流講論經文為那瀾陀僧院的例行練習,一天,住持當眾對布蘇故說:「既然你不參與輪流講論經文的傳統,請你離開到別處!」但布蘇故回答:「我並沒有違反任何寺規,隨便趕我出寺是不對的,我只不過是不拿手科目學習罷了。」便繼續住在寺裡。 再次地,又輪到布蘇故上台講論經文,僧眾們告訴他要好好準備,因為這一次他一定要上台講誦,他只好接受,然而所有那瀾陀的僧眾都等著看他的笑話。 住持師父便對布蘇故說:「應當學習那瀾陀上師教授的經典時,你卻在吃飯睡覺,如今又怎能講論呢?」布蘇故只回答:「我將會上台講誦的。」 住持師父便對布蘇故說:「假如你講授不出經文,將會被逐出寺院。」布蘇故便說:他知道,但是卻不會講論。於是,住持師父便教他:夜晚不可以睡覺,要不停持誦尊貴的文殊師利菩薩的真言(布蘇故說他知道了,可是他還是做不來,因此住持就教他文殊師利菩薩的真言—阿拉巴扎納,又叫他晚上要不眠不休的持誦真言),並且以禪修時用的繩索圍住布蘇故的脖子和膝蓋,以防止他打瞌睡。 當布蘇故持誦真言時,文殊師利菩薩示現並問:「布蘇故,你在做什麼?」布蘇故回答:「明天一早就輪到我講論經文,因此我正在向文殊菩薩祈願。」聖者便回答:「你認得我嗎? 」布蘇故回答:「不,施主,我不認得你。」聖者說:「我就是文殊師利。」布蘇故於是說:「喔!文殊菩薩!請賜予我成就卓越無上的智慧。」聖者便說:「準備你明天上台講誦的經文吧,我將賜給你智識。」語畢,便消失了。 講論經文的當天一早,國王、僧眾以及大量的民眾都聚集在大廳,眾人議論紛紛,都說是為了看布蘇故的笑話而來。眾人上供之後,整個大廳的人們便安靜下來,等著看即將上演的好戲。 布蘇故要求僧侶專用的傘蓋,並且毫不遲疑地登上法座,雖然前有捲簾遮掩,但是坐在法座上的他,竟顯得格外耀眼,眾人不禁納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布蘇故便問大家:「你們想聽曾聽過的法,還是未曾聽過的法?」 學者們彼此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所聽到的話,國王和圍觀的民眾更是恥笑他,國王說:「你已發明出一種新的吃睡與閒逛的方法嗎?那就請你說一種我們未曾聽過的法吧!」 布蘇故便將入菩薩行論的十部精華順序說出,就當說到最後一部時,並昇上空中。國王、五百位那瀾陀寺的學者僧眾以及圍觀的群眾,都對布蘇故升起了信心,並獻上香花供養,香花高至布蘇故的膝蓋,並向他說:「您不是布蘇故,您是一位的大師。」 於是國王及學者改稱布蘇故為香狄德瓦,也就是寂天菩薩,香帝德瓦意思為和平的本尊,因為他平息了國王和學者們的傲慢心。那瀾陀寺的學者們並祈請寂天菩薩開示,開示結束後,他們並祈求寂天菩薩為他們的方丈,但寂天卻拒絕了。 出乎那瀾陀寺住持及僧眾意料之外,寂天菩薩竟留下他最寶貴的僧物 - 僧袍與缽,離開了那瀾陀寺院。之後,寂天到了一個名為德基拉的城市,共計有五萬五千位居民。他帶著一把鍍金的木製手劍,來到國王面前,並請求成為國王的劍客,此後便以一天一百金幣的報酬維持所需。接下來的十二年裡,他雖身為國王的劍客,卻從未曾片刻偏離利益眾生的崇偉目標。 某一個秋日,包括寂天在內的劍客們,紛紛獻供養給屋瑪女神,當他們一同在河邊洗劍時,其中一位劍客發現寂天的劍乃是木頭製成,便向國王稟告。 國王對寂天說:「把你的劍拿給我看。」寂天卻回答說:「如果我把劍拿給您看,恐怕會對您造成傷害!」但國王仍堅持說:「即使會對我造成傷害,也請如此做。」寂天只好說:「那請您遮起眼睛吧!」於是將劍自劍鞘中取出,劍發射出無比光芒,即使遮住眼睛,仍因此而眼瞎,寂天就為大家塗上他的眼淚,恢復了他們的視力,驚訝之餘,他們便請求寂天長住下來,接受人民的服侍供養,但寂天卻毅然地離開了王國。 寂天於是登上一座崎嶇不平的山,當地人曾親眼見他以神通力殺害山上的動物,並吃掉它們。此事傳到國王耳中,國王便帶著大臣來到山上,質問他說:「你曾是那瀾陀寺院修道者中的佼佼者,並在 但寂天卻說:「我沒有殺害任何生物。」接著打開他草屋的門,大家向外一看,發現動物們都恢復了生命,數量甚至是之前的兩倍,很快地,動物們遍滿整座山包括山谷,最後奔跑消失在山的另一端。此時,大家了悟到一切事物只是幻化,如夢一場,諸法萬相從一開始時便不實有,並開始了他們的心靈之旅。寂天說: 這些我所殺的動物, 自始就未曾從何方生起, 也未曾停留何處, 最終也未曾毀壞。 自始既然是不實有, 殺害與不殺害又何者為真實呢? 請聽! 心懷廣大慈悲心, 寂天如是說。 語畢,寂天對國王及大臣示現種種神通,並給予他們珍貴的法教。之後,寂天證得大手印成就,了達身口意合一,並頓悟佛法的功德。一百年之後,寂天菩薩即身進入空行淨土。
典藏資訊 編號:030035 尺寸:50 cm X 76 cm 年份:二十世紀 材質:畫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