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德巴(Tandhepa)尊者 | |
![]() | |
坦德巴意為嗜玩骰子的人,居住於考桑比地方,乃為低社會種姓人家。由於嗜玩骰子而散光所有積蓄,變得一文不值,然而,他依舊惡習難改嗜玩骰子,但是因為他已經輸光所有的錢財,所以每個人都躲避他,他因而感到十分沮喪,淪落到居住於野外的一處墓地。 一個瑜珈士經過就問他:「你在這裡做什麼呢? 」坦德巴回答:「我喜歡玩骰子,但是輸光了所有的財產。我的身心十分地痛苦,因此只好待在這裡。」瑜珈士便問他:「那麼佛法對你來說,是否會有幫助呢? 」坦德巴回答說:「我沒辦法放棄玩骰子,但是如果有一個法,不必放棄玩骰子的話,那我可以接受。」瑜珈士便說:「是有這麼一個法。」接著,就給他灌頂和講解: 觀想三界皆空,如同你擲骰子時的空荷包;觀想心亦為空,如同三界本空。 正如你擲骰子以散盡財富,你也能以般若智慧為骰散盡我執妄想。 你應粉碎我執, 進入法身; 正如同你現在的所做所為可以破除我執。 進入如如不動之境,不取一相,不著一境。 就如同你安憩於墓地中, 你也將能安住大樂。 坦德巴依法禪修,將三界的見地融入法性的本質。如法修持,他生起了達諸法無自性的智慧。證得大手印成就後,他說道: 如果沒有煩惱執著, 我又如何能進入解脫之道呢? 如果我沒有以信心來依靠上師, 我又怎能證入最高的成就呢? 語畢,即升到空中,即身前往空行淨土。 後記 佛性是眾生本俱成佛的根。在根的觀點上,佛與眾生的心是一樣的。但是伴隨本性真如的是業染,故眾生執取染業分別以為自我真實,所以造成輪迴,迷惑是道,通達體性的見性上師能以善巧方便法,清淨道上的迷惑。一旦染污清淨後,本來面目即可再見。佛法的妙是不離世間覺的,未得吃苦不能見道。本文對喜歡賭的人是否有激勵呢!
典藏資訊 編號:030038 尺寸:50 cm X 76 cm 年份:二十世紀 材質:畫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