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8/8/3  
羅夷巴(Luyipa)尊者
 
羅夷巴(Luyipa)尊者

圖左上方-坐在河邊獸皮上,左手拿一條
 
魚,右手拉出魚腸入口。

  

成就者羅夷巴因為「吃魚內臟」而得此名。這裡要說的是他的故事。從前有一位富比財富之神的國王,他的宮殿綴滿了珠寶、珍珠、黃金和白銀。國王有三位王子。當國王駕崩之時,朝廷大臣延請一位占星師,為三位王子占相,看看誰具天子之德,堪為帝王。占星師卜筮之後,宣布說:「如果由二王子繼位,舍稷將得以安穩,百姓也能富足。」於是二王子便繼承了王國。

在大王子、三王子與臣民的擁戴之下,二王子於是登基為王。然而,二王子並不樂意當國王,他企圖要逃離王宮,但是卻被他的兄弟和臣民找了回來。眾人唯恐國王再逃,便以金鍊鎖住國王。

國王以黃金和白銀買通了侍衛和隨從,趁著黑夜 換上粗布衣裳,並以黃金買通隨侍,兩人一起逃出皇宮。 主僕二人連夜逃往由拉瑪拉國王所統轄的城市拉瑪涅薩拉。到了拉瑪涅薩拉,二王子把身上的珍寶黃金絲質軟墊全部賞賜給忠僕,請他回鄉去團圓,自己則換上粗布衣裳,睡在滿是塵土的路旁。許多人見他儀表不凡,都樂意供養食物和飲水,所以他從不欠缺衣食。

一日,二王子來到菩提伽耶聖地,在那兒獲得空行母的加持和教導。之後,前往薩里布札,餓時就吃人們所布施的食物,晚上則在墳場棲息。

有一天,在前往市集的路上,二王子向一家食舖乞食。這家食舖的老板其實是空行母的化身,她一看到王子,便忖道:「此人四輪已完全清淨,可是仍有著一絲微細的染污─執著著他的出身。」於是空行母就把腐爛的食物倒在土碗裡,要給二王子食用。當二王子把餿食倒掉時,空行母就生氣的對王子說:「你連對食物好壞的分別都不能捨棄,如何能成就解脫呢?」

  王子由此了悟到:任何名相的分別皆是解脫成佛的障礙,因此當下超越了分別的概念,證得空性法忍。在往後十二年的修持之中,二王子為了維持基本需要,只撿拾漁夫丟棄在恆河旁的魚內臟來裹食。漁市的婦女們看到二王子吃魚內臟,便稱呼他羅夷巴,意思是「吃魚內臟的老人」。修行獲得成就的二王子,便以羅夷巴之名廣為人知。尊者後半生的事蹟,見於天吉巴和達利卡─被賣給妓女的男人─的略傳中。

後記

尊者以吃魚內臟聞名,並非造作。從此略傳中,你是否能瞭解,修行不是嘴巴講的。成就絕非偶然。如果有人告訴你,那一個法多殊勝時,那個人一定尚未修過那個法,為什麼?如果他修過那麼殊勝的法時,一定不會生起分別想,這是最好的。有分別心在,代表未能真正相應於法理的「真實」。你說呢?

典藏資訊

編號:030050

尺寸:50 cm X 76 cm

年份:二十世紀

材質: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