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6/12/15  
東毘巴尊者
 
東毘巴尊者

  佛陀涅槃之後,在大乘經論和密續盛行之際,印度出現許多大成就者,以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其中以龍樹菩薩、帝洛巴、那洛巴、東毘巴……等八十四位成就者最為有名。這些聖者的出身, 上至國王公主、下至販夫走卒,甚至小偷、獵人……皆獲即身成就。 修學密法,必須超越尊卑貴賤等分別。世俗的尊榮,對修行而言,不但沒有甚麼意義,反而是障礙。東毘巴的唐卡故事,正給予我們這樣的啟示。

  東毘巴曾是印度的國王,愛民如子,深受擁戴。他從上師那裡得到灌頂傳法,遵照教導在宮中修行,悟出密法的真實義。但人們不曉得他們的國王是位修行者。

  有一天,東毘巴國王對大臣說 :「我們的百姓正受盜匪小偷干擾,這些貧困與恐懼,是因人們缺乏功德資糧、又不能守望相助所致。現在我把一口鐘吊在樹上,任何人有困難或被偷盜,就可以去敲鐘。」此後,盜匪消聲匿跡,民生安樂。

  某年春天,來了一團歌舞團,在國王面前獻藝。裡面的台柱是位娉婷秀麗的佳人,氣質端莊不俗。國王忍不住向她求婚,卻遭女方父親婉拒,老人家的理由是:他們出身首陀羅 (賤族)不能和貴族聯姻。

  經國王再三懇求,又以與這女子等身高的黃金作為聘禮,於是她就秘密嫁給國王。百姓起初不知國王娶賤族之女為妃,過了好幾年真相大白,臣民不願接受這位賤族王妃,國王就毅然放棄王位,和王妃遁跡山林修行了。

  時光飛逝十二年,新王仍無力治理國政,弄得民不聊生。此時全國百姓不禁思念起老國王,於是入深山苦苦找尋。終於,他們看見國王在樹下靜坐,而王妃出外取水。王妃凌波而行,每在水面踏出一步,就有一朵蓮花生起,且身體不會沈入湖潭之中。百姓們驚見這般,回國奔相走告。大家便正式推選代表團,想迎請國王夫婦回來治理國事。

  臣民一行人再度造訪山林,遇見騎著雌虎、以毒蛇為鞭的國王夫婦時(本唐卡的主要繪畫內容),驚喜萬分,一致請求國王回國。國王說 :「我已是低階層社會的人了,怎能當你們的國王呢?但是,人若死了,就再也沒有階級之分,請大家以火來焚燒我們夫婦,若能重生,我再來重新執政吧!」

  百姓們遵照國王旨意,以檀香木為之火化。大火連續燒了七天七夜,未曾熄滅。熊熊烈焰中,眾人目睹國王和王妃化現為本尊喜金剛和佛母,莊嚴而燦爛!不禁五體投地禮拜,尊稱國王為東毘巴上師。

  國王無心於世俗,向臣民表示:「假如大家也能像我這樣,我才肯重新掌政,否則另請高明吧!」大家聽了面面相覷:「這是辦不到的。」國王說道:「權勢和富貴只有一點點的好處,但卻帶來極大的罪業。我寧可前往佛法的國度,不願再取人間的政權。」語畢,就和佛母進入空行極樂世界。

(唐卡-尺寸:47 cm * 32.5 cm。年份:約 17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