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與八大菩薩堆繡唐卡 | ||||||
![]() | ||||||
「堆繡唐卡」又稱「貼布唐卡」。融合藏族特有的民間工藝與唐卡繪製技巧,依照畫稿剪裁各種絲綢錦緞,堆貼組合,再以黏膠或縫製固定。表現佛像、山水、人物、花卉、鳥獸,講究色彩層次,濃淡有致,工整之中,有細膩之美。整體看來,繽紛絢爛,洋溢著盎然蓬勃的生命力。
高懸於法輪院七佛石雕上方,這幅堆繡唐卡,乃出自拉薩大昭寺藝師的巧手。由左而右,八大菩薩與四位釋尊,形成「一佛二脅侍菩薩」的對稱構圖,四組連綴成長幅帷幔,空間佈局恰與七佛巧妙交錯。
其餘三組圖像,結構相同。依序是普賢菩薩,左手持蓮花,蓮花上有日輪;虛空藏菩薩,右手持蓮花,蓮花上有寶劍,脅侍於釋尊左右。 其次,金剛手菩薩,右手持蓮花,蓮花上莊嚴金剛杵;與觀音菩薩,左手持蓮花,左肩披鹿皮,同為釋尊脅侍。
再次,文殊菩薩雙手持蓮花作說法印,右蓮花上有智慧寶劍,左蓮花上有經書。彌勒菩薩亦持蓮花結說法印,左蓮花上有法輪、右蓮花上有寶瓶。 八大菩薩安坐於蓮花月輪上,具足報身十三種莊嚴。堆繡唐卡本身即以絲綢為元素,加上藝師的手法精緻傳神,因此表現菩薩的天衣飄帶時,格外顯得飛揚飄逸。背光宛如繽紛彩虹、頭光則以色澤深暗的織錦緞嚴飾。左右有「半滿瓔珞」圖案,牟尼寶與八吉祥垂飾;前有雙龍獻供養。其餘畫面,則以卷草紋、雲紋填滿,乍看猶如天華亂墜、共雲霓齊飛。
兩脅侍菩薩之間,釋迦牟尼佛身穿三法衣,金剛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每一蓮瓣鑲滾金邊,立體感躍然而出。釋尊左手捧缽、右手作觸地印。背光嚴飾六種聖獸:大鵬金翅鳥、龍女、鰲魚、孺童祥麟、雪獅、大象,稱為「六靈捧座」,象徵六波羅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