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本天津
上師言教集
上師足跡
家族
噶瑪寺執事會
噶瑪寺金剛護法會
台灣噶瑪噶居協進會
噶瑪寺弘法委員會
噶瑪寺台北祖菩道場
噶瑪寺台南瑪爾巴道場
噶瑪寺高雄那諾巴道場
蔣揚慈善基金會
噶瑪寺戒癮協進會
護持
法訊
參訪
洛本天津
上師言教集
上師足跡
家族
護持
法訊
發布日期:2006/12/17
噶巴拉
噶巴拉
在藏傳佛教圖像中,常見忿怒本尊手持盛滿鮮血的噶巴拉。噶巴拉,「護樂」之意,為藏傳佛教常用法器,根據傳承以頭蓋骨製成,又稱「顱器」
、「血杯」。
噶巴拉有極特別的象徵:一者、修法時,以顱器裝盛甘露,有助行者諦觀諸法「無常」;二者、不介意面對死人的頭蓋骨、亦不生恐懼,可修「無我」。三者、揭示大樂之處在於頂。四者、噶巴拉所盛甘露,為第二語密灌頂之所依。其他尚有更深奧的意義,難以盡說。而所盛的鮮血象徵空性,所以簡言之,盛血噶巴拉乃代表大樂與空性是無二。
要以頭蓋骨製成噶巴拉,可不是一般人都有資格,必須是高僧成就者,或往生後修過頗哇法才行 ;而若能取得乞丐的頭蓋骨,也非常殊勝。因為乞丐在人中最為窮困,頭蓋骨製成噶巴拉,倒置而為法器之用,取其顛倒反義,就成了「世間最富有者」。 金剛乘佛法的活潑絕妙,由此可為印證!
本寺珍藏的噶巴拉,內裡畫有本尊聖像,如上樂金剛、瑪哈噶拉、瑪哈噶哩…等等,外部或刻鏤八吉祥等圖樣,邊緣以銀質骷髏紋樣鑲飾,另配有鎏金材質的上蓋和底座,雕工繁複精美,彰顯了法之神聖、與重法精神之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