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風華印度石雕佛像展

展出地點:噶瑪噶居寺如來殿 四樓

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大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 聯合主辦

 

 

印度笈多帕拉王朝石雕 風華再現

印度佛教藝術是人類文化史上永恆不滅的瑰寶,尤其在笈多王朝進入黃金盛世,留下不少登峰造極之作 ,對各國歷代佛教藝術影響非常深遠。
為了讓國人也有機會瞻仰古印度佛像,開山上師尊貴的 噶瑪天津仁波切特別在印度委託工藝師,仿製 重刻古印度佛像經典名作,典藏於噶瑪寺,於今年浴佛節首度展出。
這次「印度石雕佛像展」以笈多王朝、帕拉王朝的造像為主。可以欣賞到著名的「曹衣出水」之衣紋韻 律;鹿野苑地區薄衣貼體、細膩如玉的特殊風格。佛像主要特徵為身著三衣、頂有肉髻、螺髮,頭光背光莊 嚴,無配戴瓔珞。菩薩像源自印度王子貴族造型,戴寶冠、耳環、臂釧、手鐲、瓔珞項鍊等莊嚴。衣紋或陰 刻、或陽刻,齊整流暢。 肢體線條鮮明,立姿佛像常呈現S型「三折姿」,律動而不呆板。整體風格,都與 台灣常見的佛像有極大差異。歡迎社會各界蒞臨參觀,來一趟「佛像尋根之旅」

仰望安詳寂靜的神韻、柔和高貴的眉眼──

亙古的孺慕情懷,在目睹的剎那,如月光下曇花初開。也許,將令你驚訝的,是久違重逢的悸動!原來 ,我一刻也未曾忘懷,那刻在心版深處的佛容。

Standing12-arm Avalokitesvara

十二臂觀世音菩薩立像

原作為拿瀾達大學的現址博物館(SiteMuseum,Nalanda)所典藏,該尊作品直至1971年發掘遺址時才出土,除了底座與右上方佛像頭部些許破損外,大致完好。該尊觀世音菩薩具十二臂,分別持不同手徵(象徵物),頸戴二項飾,其中之一並鑲有珠寶,其腰帶,臂釧,耳環及頭飾則鑲滿珍珠。寶冠具三角型葉片,中央以其上師阿彌陀佛為嚴飾,將髮髻上束並令垂?披肩。菩薩四周刻滿其眷屬,約分三層。底層為二臂度母及尖嘴餓鬼(Sucimukha)在其側,並有四臂毗俱胝(Bhrkuti)及馬頭明王( Hayagriva )。中央有二天女協侍,上方為二佛,右方為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 )持無畏印(abhayamudra),左方
為寶生佛(Ratnasambhava)持佈施印(與願印varadamudra)。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主尊觀世音菩薩及四周各本尊均或立或坐於蓮座上,而諸蓮華係源自同處。石板上方並刻有幾束綵帶裝飾的傘蓋。很明顯的,本作品值得推薦讚美,實屬於藝術大師之作。雖然刻滿石版但又完美地依序展現,無論從其對稱,平衡,律動與和諧等各方面來檢視,很難發現其他作品能凌駕其上。此雖為帕臘王朝(Palaperiod)風格之前的作品,但從作品中的精細與柔美可以看出其深受笈多王朝(Guptaperiod)風格的影響。

Seated Simhanada

獅子吼觀音菩薩坐像

獅吼觀音是二臂觀音的一種形式,一向被認為是疾 病的療癒者。辛哈納達 (Simhanada)的名稱有不同的解釋,有種傳說是獅吼聲曾喚醒出生中嬰孩。獅吼觀音具三眼,螺髮冠高盤,但無嚴飾。身披虎皮,以王者之姿坐於吼獅上。左側有蓮,蓮上有劍如火燃。原作係來自瑪荷巴(Mahoba, Uttar Pradesh--坎代拉王國的中心),現典藏於拉克瑙 (Lucknow)州立博物館,材質為沙岩,高約81公分,大約是 11~12世紀間的出品,屬於坎代拉(Candella period)時期的風格。

Seated Avalokitesvara

觀世音菩薩坐像

原作波士頓美術館藏原作現典藏於波士頓美術館(MuseumofFineArt, Boston),約為11世紀之作品,屬於帕臘王朝的風格。

Sarnath Buddha

釋迦說法像

原作現典藏於鹿野苑,屬於笈多王朝風格,約莫為西元5世紀時期的作品。咸認為亞洲藝術中最有名的佛陀造像,此近乎真人大小的彫刻也顯示了西元6~8世紀間遍傳亞洲深具影響力的風格。該尊作品的衣袍雖欠缺摺痕,但背光卻精雕細琢並有二天人協侍。雙手結說法印。底座雙鹿法輪與六功德主,印證了初轉法輪之事跡。法座上刻有二飛獅與?魚。類似象徵佛陀統馭宇宙的法座,在稍後的印度雕刻及喜馬拉雅地區的畫作中時常被運用。這尊眾所皆知的“鹿野苑佛像”,被公認為是這個時期最成功最美的作品。理由有二,首先,它將歷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呈現並與佛陀獲得正覺成就的抽象意涵的暗示以極出色的手法平衡地展現。其次,它能高超地具體呈現基本上難以言喻的境界。同時法輪以前所未見型式表現,不似早期之平面式雕刻手法,實屬罕見之大器作品。

Seated Maitreya

彌勒菩薩坐像

原作係來自哈斯拉可(Hasrakol),菩堤加耶地區,約為10世紀間之石雕作品,屬於帕臘王朝的風格。彌勒菩薩呈王者坐姿,右手持無畏印,左手持蓮莖,延手臂伸展綻放於後方。髮髻上端有一舍利塔嚴飾。
此期的印度佛教,開展出前所未有的密續弘揚。三百年間密續成就者多如天空的繁星。本尊、菩薩、護法等密宗佛像,大量創作,留給後代至深影響。

Seated Vairocana

金剛大日如來坐像

原作係出自烏達雅祇里(Udayagiri),奧里薩(Orissa)地區。在中世紀左右,該地區匯集成為一個佛教藝術與教育的中心。從近代考古遺址中挖掘出來為數眾多的石雕佛像,正好印證了這段史實。本尊原作採用了當地出產的沙岩雕刻而成,現仍保存在烏達雅祇里的遺址現場。該地區的藝術約與桑奇佛塔同時,風格也類似,但仍各自保有自己的特色,與先進的技術。本作品之大日如來呈跏趺座,寶冠高聳,冠帶飄逸。身軀堂皇,面容顯現青年樣貌,雙手在胸前結印,世人以為合握束帶。其實是雕刻手法的保留,避免如實表達手印之手指不易折斷之故。其手印伸食指,餘指內扣,右手食指微觸左手掌心,左手食指指向虛空。四隅並有華鬘與供養菩薩配飾。

Seated Buddha with decorations

佛陀坐像--降魔觸地印--周邊嚴飾

本作品為笈多王朝風格,佛陀呈跏趺座,結降魔觸地印,背光雕飾精美,頭部上方有寶蓋,菩提梭葉嚴飾。法座兩旁有獅首瑞獸,其上有孔雀。底座雙鹿法輪。以菩提枝葉象徵佛陀在菩提佳耶金剛寶座證悟無修道,一日夜間圓滿究竟正覺果位。豐富的獅子蓮花法輪寶座,顯示笈多王朝的富裕安定與心靈祥和的知足時代。同時也顯露繁複終需簡節的渴求。佛像傳達了二諦真義。
Crowned Seated Buddha surrounded with 7 events
寶冠佛陀坐像 與 佛陀七相成道故事

原作現典藏於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約為西元12世紀時期的作品,印度比拉爾省(Bihar)瑪格達(Magadha)南部出土,帕臘王朝的風格。佛陀呈跏趺座於蓮座上,降魔觸地印,四周並以七相(七件生平事蹟)故事為嚴飾。

Crowned Seated Buddha surrounded with 7events

寶冠佛陀坐像與佛陀七相成道故事  

原作現典藏於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約為西元12世紀時期的作品,印度比拉爾省(Bihar)瑪格達(Magadha)南部出土,帕臘王朝的風格。佛陀呈跏趺座於蓮座上,降魔觸地印,四周並以七相(七件生平事蹟)故事為嚴飾。

Seated Buddha

佛陀降魔觸地印

原作係出自印度比哈爾省迦耶地區的哈斯拉可,與第五尊彌勒菩薩坐像及第十二尊觀世音菩薩坐像現均為帕納博物館(Patna Museum)所典藏,為10世紀作品,帕臘王朝風格。本尊作品,佛陀呈跏趺座,安坐於圖案精緻的蒲團之上。佛陀持降魔觸地印,慈悲雙眼垂視,髮髻優雅,袈裟輕薄摺痕如水波般清晰。佛陀身形比例完美,是菩提迦耶地區佛教藝術獻給世人的典範作品之一。

 

Standing Avalokitesvara

觀世音菩薩持蓮立像

原作現典藏於新德里國家博物館內,沙岩材質,係 拿瀾達 (Nalanda)大學遺址出土之著名雕像之一,約為8 世紀左右帕臘王朝的風格。本作品大概為法王子觀音(或童子觀音Kumarabhuta Avalokitesvara)形式中最好的代表作。觀世音菩薩呈現立姿於蓮花蒲團上,示現16歲英俊王子樣貌,腰身細瘦,穿戴腰帶臂釧頸環等精美纓絡,右手呈佈施印,左手持蓮。蓮莖厚實,根部枝葉繁茂,其上蓮花優雅綻放。從一些細節如蓮花及纓絡的處理形式等可以看出本作品與鹿野苑地區笈多王朝的風格有深厚的關連。

Standing Buddha

佛陀立像

本作品佛陀身軀厚實,肩膀寬闊,衣褶清晰,優美垂墜,右手持佈施印,左手握法袍,髮髻為環形小捲,與鹿野苑地區的佛像有相同的特徵,為笈多王朝的風格。此像所表達的是佛陀行無畏應天道。

Seated Avalokitesvara

觀世音菩薩持蓮座像

原作 帕納博物館藏原作與第五尊彌勒菩薩坐像及第九尊佛陀坐像一樣都出自於印度比哈爾(Bihar)哈斯拉可(Hasrakol)迦耶(Gaya)地區的作品, 年代約為10世紀,典型的帕臘王朝的風格。此二臂觀世音菩薩以舞姿(ardhaparyanka)安座在厚實坐墊上,右手持無畏印,左手持蓮花,髮髻上方有阿彌陀佛嚴飾。穿戴精緻華美纓絡,身軀厚實,寬胸窄腰,形制優美。本作品之工藝與第五尊彌勒菩薩同,應係佛陀身旁二協侍,惟主尊佛陀雕像已不知其蹤,亦不可考。


版權所有大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 台南縣左鎮鄉左鎮村91之2號 +886-6-573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