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9/14
  如來殿-外觀環境

如 來 殿

 
 
 
 噶瑪寺的建築、藝術、文物,
本身就是一種語言,
同時又超越語言所能說的故事。
未經中文詮釋,
一樣可以讓不懂中文的人,
聆聽到佛的聲音。

佛法的微妙,
就在於世尊以一音開演法義,
任何種性眾生,皆能心領神會。

~噶瑪天津仁波切如是說

鰲魚欄杆
  以青斗石雕刻而成,護衛於如來殿階梯兩旁,左右延伸,曲折有致。龍頭鯉魚身的鰲魚,帶有吉祥象徵意義。龍爪出水,握持金剛杵,是融合漢藏的新意創作。

天上的彩繪
  如來殿正門上方的佛像彩繪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智悲勇三尊,是西藏畫師仰臥在高架上六個月畫成的。

加持佛
  佛寺的門庭通常安奉四大天王或金剛天神,給人威嚇的感覺。如來殿大門兩側的銅鑄立佛則以接引、加持之姿,垂視眾生,慈光照注。
  立佛高九尺,左手握袈裟置左胸,象徵智慧。「接引佛」右手掌心朝上,是為佈施印,接引眾生,象徵慈悲;「加持佛」掌心朝下,是為加持印,恆常加持眾生。佛像的波浪髮髻、通肩式法袍,承襲古印度犍陀羅風格;貼身線條,則是漢地「曹衣出水」之遺風,眉眼之間卻是現代人的神韻,有種似曾相識的溫暖。

迎賓石
  位於如來殿正門入口處,呈半圓形,以青斗石雕刻出天女奏樂飛舞的曼妙姿態,象徵歡迎來者進入聖殿淨土。入殿時跨過半圓,出殿時再跨半圓,合為圓滿吉祥之意。
盛夏之時,站於圓心蓮台處,一股沁涼自腳底透入心田,淨土之門如是不可思議,心誠者自有所感。

七佛奧明天
  仁波切於禪定中憶及七佛尊容,於是指導不丹藝師依定中所見泥塑,再翻製纖維膜,親自帶著張敏琨大德進行細部修改,最後請石雕家王秀杞以義大利白色大理石斧鑿而成。偉哉人間瑰寶!
  七佛是如來殿的鎮殿之寶。根據《七佛經》所載,七佛為──毗婆師佛、師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石雕每尊高七尺,重2.5公噸,神情、手印各不相同,莊嚴無比。七佛遺偈鐫刻在每一尊佛之金剛寶座,值得伏跪拜讀。

堆繡唐卡
  「堆繡唐卡」又稱「貼布唐卡」。融合藏族特有的民間工藝與唐卡繪製技巧,依照畫稿剪裁各種絲綢錦緞,堆貼組合,再以黏膠或縫製固定。講究色彩層次,濃淡有致,工整之中,有細膩之美。整體看來,繽紛絢爛,洋溢著盎然蓬勃的生命力。
高懸於法輪院七佛石雕上方,這幅堆繡唐卡,乃出自拉薩大昭寺藝師的巧手。由左而右,八大菩薩與四位釋尊,形成「一佛二脅侍菩薩」的對稱構圖,四組連綴成長幅帷幔,空間佈局恰與七佛巧妙交錯。
  以最左一組圖像為例,主尊釋迦牟尼佛,左脅侍除蓋障菩薩、右脅侍地藏王菩薩。兩菩薩膚色、坐姿、手印相同,唯左右相反。其餘三組圖像,結構相同。依序是普賢菩薩和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與彌勒菩薩。
堆繡唐卡本身即以絲綢為元素,加上藝師的手法精緻傳神,因此表現菩薩的天衣飄帶時,格外顯得飛揚飄逸。背光宛如繽紛彩虹、頭光則以色澤深暗的織錦緞嚴飾。左右有「半滿瓔珞」圖案,牟尼寶與八吉祥垂飾;其餘畫面,則以類似卷草紋、雲紋填滿,乍看猶如天華亂墜、共雲霓齊飛。
  兩脅侍菩薩之間,釋迦牟尼佛身穿三法衣,金剛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每一蓮瓣鑲滾金邊,立體感躍然而出。釋尊左手捧缽、右手作觸地印。寶座有綠驄毛雪獅擎抬。背光嚴飾六種聖獸:大鵬金翅鳥、龍女、鰲魚、孺童祥麟、雪獅、大象,稱為「六靈捧座」,象徵六波羅密。

八大菩薩
  金銅八大菩薩坐姿聖像,安奉於七佛兩側。眾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識的清淨妙相,即是八大菩薩。當我們的八識,淨化為八大菩薩的時候,心中綻放而出的光芒,即是淨土。
   八大菩薩頂戴五方佛寶冠,佩戴耳環、項鍊、胸飾、腰帶、手鐲、臂釧、足環等八款配飾,以金箔莊嚴。另,穿戴冠巾、天衣帔帛、飄帶、長法裙、短法裙等五款衣飾,則保留銅鑄原色,古樸典雅。以上是報身菩薩的十三種穿戴特徵。

八大菩薩手印與持物如后:
彌勒菩薩,雙手持蓮花作說法印,左蓮花上有法輪、右蓮花上有寶瓶為記。
觀音菩薩,左手持蓮花,左肩披鹿皮為象徵。
虛空藏菩薩,左手作皈依印,右手持蓮花,蓮花上有寶劍指向天空。
地藏王菩薩,左手結皈依印,右手持蓮花,上有摩尼寶。與顯宗的地藏王菩薩有明顯不同。
文殊菩薩,雙手持蓮花作說法印,右手蓮花上有智慧寶劍,左手蓮花上有經書。
金剛手菩薩,右手於膝上作布施印、持蓮花,蓮花上有金剛杵作莊嚴。
普賢菩薩,左手於胸前作施與印、持蓮花,蓮花上有日輪,普照賢劫眾生。
除蓋障菩薩,左手於胸前作皈依三寶印、持蓮花,蓮花上有月輪,清涼滅盡眾生熱惱蓋障。
  噶瑪天津仁波切說:「今於寶島鑄造聖像,祈願聖像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魔宮悉皆隱蔽。時唯慈悲現相,起無量莊嚴道場之心。不是每一世都能逢其時。現在,我擁有一個堪用的身體,多做一些佛教藝術文化的保留,能做的時間是很短暫的。有這麼好的因緣聚合不容易,失去了這個機會,將是永遠的損失。
  八大菩薩的完成,深深地感動我的心,更讓我對捐助者有股說不出的心酸與感謝。每一尊菩薩佛像的背後,都有一個人或一家人,省吃儉用,或變賣、貸款捐錢供養;不是某企業老闆的慷慨捐贈,而是來自一群熱愛佛法的信眾,對我的信任,成就了佛像,莊嚴了人間。點滴心血,圓滿上師的心願。用心去瞻仰,偉大的菩薩慈容,你會看見菩薩眼中的淚光,一閃一閃……」
  郭師兄的母親是出家人,晚年長期臥病。孩子事親至孝,照顧母親無微不至,省吃儉用擔負龐大的醫藥費,沒有任何積蓄。獲知上師將造八大菩薩聖像,兄弟兩人為報親恩、也為護持三寶,毅然將母親準備留給他們的房子賣了,湊成一筆錢,認供普賢菩薩,以此功德迴向母親。其母往生,上師親自為之開頂指示深奧空性並超薦,瑞相圓滿,往生極樂矣!
  世間萬物,最後終歸於塵土。唯有大悲、至情、菩提心,將與天地虛空長存,在凝望聖像的剎那,輕輕喚醒我們的佛性……

銅柱驚艷龍王
  十八銅柱,承襲古印度阿育王時代的佛柱造型加以變化,象徵佛陀十八種功德。柱頂有獅子、鐘、寶瓶等吉祥物:獅子象徵佛陀威德遠震四方,鐘象徵名聲遠揚,寶瓶象徵財福與無量壽。柱身內部裝臟珍貴聖物,首、末兩柱更以長壽財神寶瓶裝臟,以額輕觸,獲福無量。
  據說興建如來殿之初,年年淹大水,高及大殿石階。一夜,有一漁夫蒞寺問:「何人在此大興土木?做什麼用途?」 開山恩師回應:「無毛胡子在此,七佛寓所,小便之用!」彼時雷雨交加,魚肚翻白,十八位如來化現十八金柱,梵宇佛剎充滿瑞氣紫光。醒時,遂為如來殿增填十八銅柱之由來。

梵文天花板
  七佛前的天花板刻有梵文真言,由外而內,分別是金剛手菩薩真言、金剛薩埵真言、噶瑪巴真言、觀音六字真言。真言是諸佛菩薩的真實語言,一旦觸目所及,映入心中,自然獲得加持,此乃諸佛的功德,可消眾生無量罪。

佛傳玉石壁畫
  玉石壁畫乃現代佛教藝術,共十幅,傳述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蹟。首先請西藏畫師以黑墨勾勒,彩繪成圖之後,送往內地鑲嵌天然原玉。
  第十幅壁畫描述佛陀傳法圓滿,示現涅槃。畫面上方的菩薩神色自在,下方的世間僧眾卻哭得肝腸寸斷。凡夫以死亡為苦,菩薩則了達生命實相,生死一如。生動的畫面,表現了佛陀透徹生命、超越生死的故事。

宇內大佛之最

  釋迦牟尼佛說法像,高16公尺,為台灣最大的室內佛像,先以銅鑄,後安金箔,光是佛首就有6噸重。以佛陀35歲的容貌為造像依據,眉心的300顆鑽石是弟子們所供養,代表佛陀慈光普照眾生。佛像內部中空,裝臟舍利、三部西藏大藏經、諸多咒鬘與無數珍寶,意在祈求世界和平,永無戰爭。如法裝臟開光之佛像,頂禮者能生如法三寶之功德菩提。
曾有遊客拍下佛陀聖容,回家沖洗相片時,竟出現三道法輪,直呼不可思議!頂禮大佛一拜,等於頂禮法界無量諸佛一拜。

四臂觀音  四臂文殊
  在大佛金剛寶座之前,除了侍者舍利弗、目犍連之外,還有觀音、文殊菩薩脅侍左右,隱然詮釋本寺乃「密續觀音文殊壇城意所化現不壞神聖宮殿」的密意。
兩尊菩薩皆為四臂,站立蓮臺上,古銅色,典雅高貴。這種造型藝術,在台灣非常罕見而珍貴。同時,二比丘、二菩薩、一佛的配置,也呼應顯教法華經「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會歸一佛乘的真諦。顯密圓融的境界,不立文字,而自然流露。

木雕三根本聖像
  藏傳佛教在「佛法僧」三寶之外,尚有「上師、本尊、護法」稱為「三根本」,皈依三寶三根本則為「六皈依」。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本尊乃成就之根本,護法為事業的根本,此乃藏傳佛教皈依的特殊性。
  噶瑪寺大佛前方的壁飾木雕,籌畫了整整七年,依序而上三四五樓處,分別為護法、本尊、上師。委請印度札西炯畫師繪製圖稿,然後再由台灣大師級的巨匠雕刻創作,全長7169公分。所謂「諸佛聖眾如雲海會」,儼然如是!
  最高層的上師尊像,以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歷代噶瑪巴、夏瑪巴、錫度巴尊者等大印傳承祖師為題材。他們即身證得無上密續,了悟成佛心要,將金剛乘法教推向波瀾壯闊的高峰,利益無量眾生!每則故事修行歷程各異,卻同樣體現了上師的慈悲、弟子的虔敬、以及密續方便道與生活的巧妙結合、法門轉化習氣的強大力量。不可思議的隱喻背後,告訴我們如何修學密法、何謂事師之道?
  八十四成就者出身背景,有王宮貴族、有市井小民。未修行之前,各自七情六慾習氣深重,膽小、懶惰、傲慢自大、嗜酒好賭……形形色色。然而,經由努力修持上師的口訣教授 ,無論貴賤尊卑、不分男女老少,同樣證悟佛性而解脫,而我們卻依然在輪迴中流浪。這是為什麼?其關鍵在於,成就者們能對上師生起堅固清淨的信心,深信上師即是佛,謹遵上師教導,臣服奉行無違,而且精進不懈,在上師的慈悲加持之下,開顯智慧、積聚真實功德,而終究成佛。
  木雕三根本,舉世空前絕妙之作,堪稱藏傳佛教瑰寶。祈請噶居傳承上師、本尊、護法聖眾,恆常守護具信弟子,加持滿溢,普降成就甘霖。

會呼吸的木雕阿羅漢
  十八羅漢之說流傳已久,依經典所載,實為十六阿羅漢。我們以十年歲月雕鑿出十六位尊者,每尊姿態神采各異,筋骨肌理栩栩如生,傳達出微妙的精神力量。
  本寺阿羅漢的造型有別於傳統,身穿西藏僧袍,象徵藏傳佛法來台生根。每尊羅漢的容貌都是現代真有其人,攝影之後,淬鍊其羅漢特質,摹刻而成。袈裟起伏中,隱約感受均勻綿長的呼吸。一雕一鑿,古木新生,阿羅漢絕代丰神,如是留下記錄!

藻井檜木九壇城

  大佛之頂,以九座檜木壇城為莊嚴,此乃創佛教人間之舉。正中央是佛與十六阿羅漢和合僧聚眾輪,祈禱藏傳佛教在台興盛、僧眾和合。餘八座分別為金剛亥母壇城、上樂金剛壇城、紅觀音壇城、密集金剛壇城、喜金剛壇城、文殊降閻魔壇城、大幻化網壇城、金剛手壇城。妙哉!

護法密室
  瑪哈噶拉聖像,在其心輪處安奉一尊隆德寺手掌大之百年瑪哈噶拉聖像。
護法的功德是保護傳承弟子,破除行者所遭遇的障礙,故示現威猛憤怒相,其實內蘊菩薩的無量慈悲。
  護法室的木門雕刻骷髏頭,一來讓人望而生畏,不敢造次;二來警醒世人,骷髏是過去的人,也是我們的未來,當珍惜此生生命,精進勤修。

蓮師的閣樓
  蓮師是藏人心中的第二佛,第一佛為釋迦牟尼佛。因於禪定中親見蓮師坐於八瓣蓮花上,依定中所見,造此丈八金身。佛像開光之日,蓮師天杖上的金剛鈴鳴響三次,左鎮大地震動,其他地區不動,虔誠感應蓮師來矣!
  兩旁佛龕供奉蓮師神變八像,樓頂嵌有上師、本尊、空行、護法四座彩繪壇城,寶座之下方精緻鏤空,雕刻八大財神。

偉大的女性成就者
  蓮師聖像兩側,右脅侍為依喜磋嘉佛母、左脅侍為曼達拉娃佛母。
  依喜磋嘉佛母,身穿西藏傳統服飾,也具有菩薩的報身莊嚴。右手捧著法器(噶巴拉)。右臀略向外輕挪、左肩略向內依靠,肢體曲線含蓄表現出佛教造像傳統裡,優雅的「三折姿」。左脅是印度籍的曼達拉娃佛母,身著薄衣貼體的絲綢裙裳,左手托捧長壽寶瓶。
  依喜磋嘉是西藏第一位女性大成就者。她以超強的記憶力和證悟功德,結集了蓮師所有法教,對金剛乘密法的弘揚與保存,具有偉大貢獻。曼達拉娃一生奉獻於印度佛教的利他事業。兩位佛母成就的原因,在於謙卑恭敬、沒有任何懷疑的,遵從上師一切教導。寧死誓守所有戒律。片刻不離道,意志堅定、勇猛精進,所以能超越身心各種障礙及考驗。
  佛在《涅槃經》裡說道:「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依喜磋嘉、曼達拉娃佛母,正是佛所說的大丈夫。

璀璨密續院──在台首見
  如來殿五樓為密續院,安奉無上瑜珈續六大本尊。除了金剛亥母之外,其餘五尊皆為雙運尊。密續無上瑜珈部乃佛法之精髓,是欲成佛者必修之秘密。其雙運示現,是一種方便與智慧的具體呈現,而非俗稱之歡喜佛。
  六大本尊以壁畫為背景襯底,描繪本尊的眷屬;中央主尊先泥塑、再鑄成金銅聖像:上樂金剛佛父佛母尊、十六臂喜金剛雙運尊、紅觀音、金剛亥母、大幻化網本尊、金剛薩埵等,八尺昂藏,威儀堂皇。
  上樂金剛為無上瑜珈部的母續本尊,頂戴五骷髏冠,象徵具足五方佛智遍知一切。以象皮為衣、虎皮為裙,象徵圓滿十力。身上佩戴各種瓔珞,以及五十個骷髏和新鮮人頭為鬘飾,代表清淨五十一心所,及降伏貪瞋癡。
  佛母金剛亥母,具三眼,右手高擎鉞刀,左手環繞佛父上樂金剛頸後,持盛血噶巴拉。裸體象徵清淨,不受世俗污染,心不生分別。佛父佛母示現雙運,安住於般若烈焰背光中,此乃象徵佛法善巧與智慧的最高意境,揭示樂空無二的心之體性。
  主尊佛像後方是壁畫。上樂金剛眷屬十二尊空行母,各以貓頭鷹、狗、鷲鷹……等動物臉示現。其餘五本尊,也同樣以壁畫、金銅聖像兩種藝術形式,妙合壇城之莊嚴。曾受金剛乘影響的敦煌,則屢見壁畫與彩塑尊像融合的風格。在 噶瑪天津仁波切的擘畫之下,噶瑪寺延續了傳統,又開現代佛教藝術之先河。

種下解脫之因
  您也許好奇,噶瑪寺既已開元落成,為何仍不斷進行各項佛教藝術工程?回顧佛教史上,歷代各朝高僧不斷以建築和藝術住持正法,本寺的各項佛教藝術新作亦然。誠願文化瑰寶流傳於後世,普令見、聞、憶、觸、供養、隨喜者蒙獲無上利益。善緣際會誠屬不易,能有偉大的上師擘畫、能工巧匠塑繪、善信淨資佈施,共同莊嚴三寶具足的佛剎,實乃千載難逢。願您歡喜感動的佈施供養,成為眾生安樂解脫之因!

 

我們愛噶瑪寺,
就像嬰兒愛母親的心跳一樣。
在這裡,諸佛菩薩的容顏身姿、瓔珞嚴飾,
盡是深邃的智慧象徵,無盡的慈悲流露。
靜謐無聲的藝術,說著偉大的修行故事,
在每一個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相會,
以無上甚深之微妙,
啟發著每一個人的本覺佛性與良知。
寶殿外,更有四時朝暮、陰晴雨霽之美景大觀。
天光霞影、竹濤綠浪、松露桂香……
可親、可悅、可喜,
不妨優遊、不妨歌詠、不妨就此安住。
當您欲求諸佛聖地,台南左鎮,有片清涼淨土。
那是長養慧命的殿堂、饒益有情的泉源── 噶瑪噶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