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5.2.19
地點:法王殿講經院

晝夜一夢 覺察如幻

 醒醒吧!尚未看到黃昏期待的人,你應瞭解,在期待中,夜晚將會迅速來臨。在大黑之中,並非甚麼都看不到,而是看到黑暗,卻忘了曾經擁有的光明。

 夜的來臨,也象徵著寂靜已然貼近;只是我們的心無法接受,因此創造了光,以為還是白天,繼續做著想做而未做的事。如同沈睡的人,依然編織自己的夢,無論是希望的滿足、還是恐怖的追逐。即使嚇出一身冷汗,仍然無法察覺置身夢中。

 而活在現實中的我們,自以為睜開了雙眼,認定能夠聽到、摸到、嚐到的,方為真實;殊不知,這不過是習以為常的幻象。在此幻象之中,由於我們過去的善願、以及一點點一絲絲尚未被慾望所蒙蔽的良知,不斷提醒我們應該向上、力求覺醒。每當這聲音從內心深處湧現,伴隨於此,總有更大的雜音嚷著「那不是真實的,要讓我感受得到才算。」於是乎,佛陀開演三乘法門,密續儀軌更明白揭示心的幻化、以及如何觀想淨土。

超越分別 不垢不淨

 淨土與幻化無異,唯有清淨與不清淨之別。

 我心所思,皆為不淨。一旦心可以卸下偽裝的面具、拋棄肩頭的負擔、捨離內心的擁有,那染污將如樹皮,層層剝落……最後,甚麼都不剩,那才是本來真實的存在、心性究竟之本質。這就是清淨,別無其他。

 儀軌也是一種染污,但為淨除累世所積之深厚、極難摧毀的染垢,而有此道。一旦染垢逐漸清除,猶如兩木相擦,生起熱能、最後起火燃燒,染垢燃盡了,火亦消滅。一旦染污清淨了,「清淨」也不復存在。

 此乃我們希望達到的境界。故每月薈供,藉由偉大的亥母所揭示的真義,構築壇城與儀軌所載之一切。凡此仍為世俗物質,依舊充滿染污。如何從這些染污之中獲得加持?就看何時那把火可以燃起、何時能燒盡內心的分別?一旦內心的分別開始燃燒,眼睛就不再是會老化的雙目,即便眼球被戳破了,仍然能見到最真實的光明境地,一如見到眼前之壇城,生起絕無僅有之喜悅,近乎於狂!深信這即是亥母的淨土象徵、亥母如實顯現!如何教人不臣服於壇城之前?

薈供神聖 重法在誠

 然而,如此神聖的壇城,為何在你眼中,卻像一般屋舍?因為世俗的心、無知的心,將神聖無上的壇城,給視為圖畫了。

 如果你們深信,今日修法時,亥母與一切上師、本尊、空行、勇父當真降臨;而降臨之所依,即是這座壇城。而你又是如何對待壇城的?繞行寺院、舍利塔、壇城,一定要順時鐘,不可逆時鐘!領眾帶頭者,應將眾人引導到天堂,而非地獄之門。

 領受灌頂時,事業金剛將神聖的所依聖物,從壇城請下,敬呈上師,上師一一賜予弟子加持。但今日圓滿前,竟如用餐後,將碗筷收拾起來,堆積在洗水槽中,匆匆結束盛宴。如是將無法圓滿資糧。

 此外,學法,是弟子有心前來請法,而非上師拜託弟子來學。正如賜予甘露時,是弟子恭敬承接、不是上師傾注與你。上師賜予珍貴聖物,不應閉著眼睛來領受!正大光明方為合宜,莫再畏畏縮縮。

如法觀修 非空非有

 薈供之神聖,不在於所備供品多寡和莊嚴,而在虔誠之心與專注的觀想。觀想,建立在於對空性的了達見解之上。如法完成觀修,此即「非空」!瞭知如是觀修,乃依因緣和合而顯現,既非真實,故「非有」。

 「非空非有」,正是我們必須不斷體驗、提昇領悟之見解,直至深固於內心,無論遭逢任何災難、誘惑,乃至死亡的煎迫,都必須清楚瞭知「非有非空」之真實義,才不枉費你的時間、勇氣、以及些微的供養贊助。何以言「些微」?因為你所供養的,不過是所擁有的極少部分,不要以為很多。世俗上,金錢雖很真實;但於成佛道上,一旦內心不再受欲望牽制,鈔票與衛生紙何異?

 你會將用過的衛生紙珍惜地放入口袋嗎?恐怕是棄之唯恐不及!如果供養之心不清淨,所供養的鈔票,就如沾滿不潔的衛生紙一樣。所以不要供養些錢,就自以為了不起。有時候需要它,是因為尚須行世俗方便以利生;但絕大部分時間,鈔票甚至不堪於使用過的衛生紙。

信守約定 精進行持

 公雞尚且能於黎明之前引吭高歌,並非提醒沈睡夢中者早起,而是對著露出曙光的朝陽歌詠、同時告別黑夜。牠知道旭日東昇之後,才有蟲可以吃、有資糧可飽足。而貪婪無知者,卻在日上三竿時,仍呼呼大睡。

 諸位可曾記得?第一次教授亥母儀軌時,上師與受法者有過約定,必須完成四加行!彼時,雖然將法本授予尚未領受灌頂者,但上師殷殷囑咐:「日後必須想辦法接受亥母灌頂。」而今五百多個日子,堆砌成五百多面高牆,而今高牆坍塌,淹沒了當初曾經許下的諾言。但為師在夢中,卻仍然記得此約定。故這次二月亥母修法,特別要求未曾受灌者只能旁聽。

 也許弟子納悶:「為何賜予法本、領受過上師教授,卻不能修法?」是的,暫且不能修!過去上師曾是那麼信賴弟子,但這信任已被高高堆砌的圍牆所遮蔽,為師不希望因包容、疏忽、或漠視,而讓高牆坍塌壓壞了未來的慧命。三月薈供之前,如果連第一加行都尚未完成,爾後亥母法會只許供缽、點燈、護持、隨喜,縱然認養法桌法椅,可使用,但不配坐在這裡。

 法門弘開,唯一精進者能入。

沐恩弟子噶瑪慧陀 恭錄

噶瑪噶居寺 版權所有
2005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