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期間,若真有要務在身無法回寺參加紐涅法會,要謹記八戒戒體,以及如何受戒、持守。自己在家只能依觀想受戒,若未能修持儀軌,至少當念誦六字真言替代。

 對現代人而言,八關齋戒雖極為快速簡短,但在家中極不容易持守清淨,電話、言談、音樂干擾心續,無法安於戒律之上。雖然回寺並不代表即可持戒圓滿,但畢竟遠勝在俗。

警覺無常 策勵精進

 連在外旅遊都可能被海嘯捲走,生命何其脆弱!而我們的心,又如大海之深不可測。若每年齋戒短短三天,都無法挪出時間,對自己無疑是一種損失與傷害。弟子每向上師稟報「因工作家庭種種因素,所以無法回寺持守齋戒」,上師當然無條件接受弟子告假;但時間與生命是自己的,哪天閻羅王向你招手時,如何向無常告假?

 弟子能夠回寺精進,上師感到欣慰。特別是在這充滿意外、天災、疾病的年代,以三天持齋功德迴向,並祈願平安長壽,不是很好嗎?藉故蹉跎,俗事何時了?兩腿一蹬方休?非也!還不是得背負千斤萬擔的業去輪迴?

 過去上師對大家和顏悅色,弟子犯錯亦少直接教誡,而是溫和勸導,點到為止。總是顧及弟子們的自尊,深怕你們因嚴格要求而受傷。奈何十八年來,說謊的依然說謊、隱瞞的依然隱瞞、放蕩的依然放蕩、不精進的依然故我,鮮少有觀念改變、轉心向道、道心增強者!過去的善巧方便,雖成就建寺功德,許多人因而積聚福德資糧、卻未能激起智慧之光。長養智慧需要對境,唯有對境顯現,正視自己的缺失過錯毫無隱瞞,方能超越提昇。

 回顧今年,幾位往生弟子,都是五十歲不到,上師能不傷心嗎?如果他們生前皆勇猛精進,對生死有所體悟、死亡不過像脫層殼,上師或許略感寬慰;可這些往生者,尚如土中之蛹,如何有機會蛻變?還不是上師水裡來、火裡去,硬是把他們拉拔出來!因此,基於責任,該說的,上師當然要說,至於是否奉行,只好隨意了。

心懷慈悲 受持齋戒

 齋戒期間,有三禁嚴謹規範。

禁身:不做無謂事。雖不便行十善業,卻可精進於「十法行」:擦拭佛像、背誦抄寫經文、持咒、禮佛、供養、點燈、禪修……

禁語:除唱誦儀軌之外,禁一切無意義之語。

禁意:一切妄念想法,除觀想之外,一概不取。

 一旦三者均可持守,即能轉煩惱為菩提。

 顯教八關齋戒僅過午不食,亦無千手千眼觀音儀軌可供課誦。藏傳佛教所有八關齋戒儀軌,皆依帕莫比丘尼傳承,「以心持守斷食之齋戒,即為紐涅」。修持紐涅,不吃不喝僅剩呼吸,為何如此辛苦?動機在增長菩提心、生起慈悲心、為利眾生願成佛。這些雖可琅琅上口,但真正瞭解且能實踐者很少,倒是多數人凡事都為自己設想,非常自私。

 且看,地球上的生命,均以殺生為生。一天殺了多少生命?可曾想過?印尼海嘯奪走十幾萬人生命,無數屍體都發臭了,沒有人喜歡屍體。但人們哪一天不吃屍體?把肉冰在冰箱,再想著如何烹調美味,不是嗎?人類最善於掠奪其他生命、將其身體佔為己有。每天洗澡、或揉揉眼睛鼻子,弄死多少生命?如果有人撞到擋風玻璃而死,可能變成大新聞;而撞死在上面的小蚊子或小鳥,卻因人的分別、不平等觀,常覺得它死「有甚麼關係?」慈悲心何在!仔細省察,若有深刻體會,領受八關齋戒才有意義。

八關齋戒釋要

 佛制各種戒律之中,八關齋戒僅持守一日夜,雖不視為正式戒律,但佛說以三大阿僧祇劫廣行布施,其功德不若一日夜持守八關齋戒。布施易而持戒難,因為一般人心性墮落,談及戒律,彷彿桎梏加身。

 持戒並非套上枷鎖,八戒:前四條「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屬於根本戒,即使不受,違犯亦有罪業,無關乎受戒與否。

 「不飲酒」為限制戒。「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著華鬘塗香嚴身,不觀聽歌舞伎樂」屬於修持戒。

一、不殺生: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不會殺生,只是違犯而不自覺。因此當為過去不經意殺生而懺悔。

 「不殺生戒」之持守範圍,甚至涵蓋以下:諸如「恨死你」、「剪仇人紙偶以針扎,詛咒置他於死地」、「撕毀相片以代碎屍萬段」……以上心態雖未完全破戒,但有此殺意確實已犯殺生戒。

 不殺生具足不造惡之功德。殺生,不專指殺人,凡是生命,都應善盡保護之責。所以「不殺生戒」之廣論,必須連起心動念均不傷害微小生命,並慈心保護,自可成就「長壽無病」之功德。

 若有違犯,應在一盞茶時間之內(約十五分鐘)立刻持百字明真言懺悔,則過失可清淨。

二、不偷盜:

 「不偷盜」其精神在於知足、不貪心。

 真刷卡、假買賣,虛設行號誘騙刷卡,已犯偷盜。銀行呆帳最後由國庫吸收,國庫乃老百姓稅收而來,如此行為怎麼沒偷?凡不是自己所屬,心生貪念佔為己有,皆為偷盜。

 印度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聖地,而且賢劫未來九百九十六尊佛,均會在此證道,非常不可思議。每年有數百萬佛教徒前來朝聖,理應為當地帶來大量觀光收入;可此地卻滿是痲瘋病人,截肢殘缺者、乞丐窮人比比皆是。究其因果,此乃過去世偷竊菩提迦耶佛寺之佛像等三寶財物,故示現貧病在此,作為後人警惕。

 身為佛子,此生應當至菩提迦耶朝聖。循著佛陀足跡,遙想當年佛陀放棄苦修,渡過尼連禪河,在菩提樹下證悟,我們呼吸著佛陀當年呼吸過的空氣,而佛陀早已成佛,為何我們還沈溺輪迴?佛陀放棄王位、盡捨一切榮華富貴而修行;今人修行,卻是為了追求榮華富貴!豈不感慨?

三、不淫:

 居士五戒的「不邪淫」,是指不與合法配偶之外者發生性結合。然八關齋戒更為嚴謹,強調「不淫」,禁絕夫妻關係,連意淫亦不許。

四、不妄語:

 不妄稱自己具有神通或已開悟、不妄稱具有陰陽眼、不自稱上師為人說法。殺生,或許僅殺一人之命;而自稱上師為人說法,卻是殺人慧命、貽害者眾!故其罪更甚於殺生。

 紐涅八關齋戒之「不妄語」,應是「不語」才對,保持靜默。

五、不飲酒:

 包括不吸煙。另,世人常誤以為密續行者可飲酒、吃肉、雙運,佔盡人間享樂之事;殊不知,若依此邪知謬見而縱欲,唯有下地獄。

 薈供修法時,以觀想力量轉化物質,將酒轉化為甘露,與世俗貪杯迥異。許多密續成就者,遊戲人間之際,常示現豪飲不醉,代表開悟證量。故薈供飲酒,亦象徵希望未來能獲得如成就者之證悟境界。

 真正的成就者。具足轉化物質能量之力。故食肉必須能夠轉化染污、甚至具足超渡功德,才有資格吃肉,且僅能食五肉。至於雙運,更得證悟空性、氣脈明點修得好、不漏失明點才有資格。

 密續戒律,如十四根本戒、三昧耶戒,戒律之嚴,遠勝顯教,豈是縱情享樂?凡夫不過是用自己的貪欲來解釋,如何與密續成就者相提並論!

六、不坐臥高廣大床:

 受持八關齋戒,不坐高椅、席地而坐,以調伏自大我慢,學習謙卑。睡時應打地鋪,否則床不可高過一手肘,因為如此床下即可躲人,侍寢至天明,無法持戒。為幫助行者克服慾望,故禁止。且棉被不可超過四斤重,因為過暖易起淫慾心,一時難以調伏,且捲擁棉被,與擁人在懷無異。

七、不非時食:

 指過午不食。

 然而,當比丘、行者,尚且需從事法務或度眾,若過午不食,易體弱羸虛,無法廣行利他之事,故權設方便,以藥石療飢。但比丘最初自修,應過午不食。

八、不著華鬘嚴身、不觀聽歌舞伎樂:

 不可化妝、敷臉、灑香水、戴金銀珠寶,以免招蜂引蝶。

 不聽收音機、看電視、看戲,護守己心,不令放逸。

上師的叮嚀

 初次參加者請莫心急。紐涅主要在斷食持戒,修誦儀軌則是幫助我們不因飢餓而起種種妄念,故當一心專注於千手千眼觀音儀軌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之觀想,轉化妄念而觀諸佛功德。

 根據儀軌而觀想,修法順序和儀軌內容必須清楚熟悉。法本白話易懂,故可寬心、不緊張、自在莊嚴地修持。

 若有慢性病患(如糖尿病)需每日服藥者,受戒時,必須在心中默念「弟子某某某,因舊疾在身需服藥,請佛開恩,慈允弟子服藥。」可開此方便。出關時,先喝熱湯暖胃、吞香蕉,排除體內毒素,不要一次吃太多食物。

 聞法後,應將八條戒律謹記在心。八戒相反,正是眾生易犯之惡業,也是平時重複造作的輪迴資糧,豈可不慎。在此佛教瀕臨黑暗之際,我們仍有機會親近佛法與三寶,讓身語意獲得片刻的休息與清淨,何等幸運!

 願一切弟子均能勇猛精進、持戒圓滿。
 願一切眾生皆免於災厄苦難、獲得身心的喜樂與平安。

沐恩弟子噶瑪慧陀 恭錄

噶瑪噶居寺 版權所有
2005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