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錄

◎弟子問師,什麼是無明?

 無明——我對世人的無明感到悲傷,尤其是那自以為是的佛教徒,以無明找尋無明是無智者。無明是什麼!

弟子喪父,問師:父住那裡?

 師曰:土堆裡找,火坑裡覓。
 徒答:那裡怎麼會有?
 師曰:既然沒有,你怎麼會問。

有人謗師,忘了自己是誰,被「仁波切」頭銜沖昏了頭。

 師聞言,自嘲:或許吧!如果誰要,我可以送人。

一夜,師偕弟子。

 師自言,沒有明月的夜晚,怎能看見黑暗的光明。
 上師如月,弟子方能看見皎潔的光亮。
 可惜大家都錯過了,因為你只在意黑暗。

弟子問師,因果是什麼?

 師說,認識因果就像早晨的太陽,
 了解因果就如黃昏的晚霞,
 因果不昧才是圓缺的月亮。

弟子問師,如何禪定?

 師曰,當下專注,不再思維,你會發現融入的感覺,真妙!

弟子問師,輪迴是什麼?

 師曰,「當下」即現在果報,亦不離因。就像果熟落地,生生不息。因滅輪迴止。

弟子問,如何滅因?

 師說,了悟時不造新因,便能無後果,一如焚燒種子,令其難發芽。知道嗎?

弟子問,名位可得否?

 師說,地位並非特權,而是責任;可得不可執,隨時準備放下。

弟子準備當老闆,請師加持。

 師說,花錢當老闆,不如上班賺老闆的錢。哈哈!
 事後,經商失利,請師加持。
 師說,當老闆花錢,花去的賺回來……
 一日,弟子回寺供養,感謝師父加持,經商順遂。
 師說,你辛苦了,人生如戲,錢來錢去。

弟子問師,成功的定義?

 師說,成功?失敗未嘗不是一種成功,因為戰勝自己。
 弟子問,若敗在不能戰勝自己,怎麼辦?
 師說,把自己丟掉,就沒有敗了。
 弟子再問,如果丟不掉呢?
 師說,終要歸滅,不丟也不行。

仁波切說,老子的老二。

 老子云:善用人者,為之下。當老二成大事者,常不被名利所染,好修行。

弟子問師,如何行道?

 師說,先發菩提心,後行菩薩道,所作一切善,皆能證菩提。
 是凡夫及聲聞緣覺,未發菩提心之能得。

弟子問,出家有什麼好?

 師說,出家供養一柱香,勝過凡夫千萬饗。
 能發無上菩提心,更勝出家尋斷牆。
 出家在家,處處是家不是家。家是什麼?

弟子問,如何與師相應?

 師說,依法修行,心念持淨,雖遠離亦與我同在。
 不依法修持,縱然相會亦不相應。

弟子問,無常是什麼?

 師說,無常顯現於一切處,即使這個身體的死,
 也不等於一切的結束。無常是輪迴的腳。

弟子問佛性?

 師說,佛的本質不是肉體,乃是菩提。肉體有生死,但菩提卻無生滅。
 常顯於真理之中。菩提就是「法」,「法」是一切。故菩提法身遍滿虛空界。

弟子問如何行慈悲?

 師說,眾生有病我有病,眾生有苦我有苦,歡喜隨緣願代受,這就是佛心慈悲。

弟子問,吃齋是不是修行?

 師說,吃齋最重要的是不殺生,以不殺生的慈當願眾生長壽,免遭橫禍。

弟子問,戒盜如何守?

 師說,不偷盜,最重要是不起貪念,以不偷盜的功德當願眾生所求皆得圓滿。

弟子問,不邪淫如何圓滿。

 師說,戒邪淫,最重要的是以不淫亂之心,淨化社會,當願眾生免墮淫慾苦海,心常清淨。

弟子問,如何守妄語戒?

 師說,不妄語,就要常保語默,不說言不及義的話,免造口業,引起無謂爭執,當願眾生老實做人,笑口常開。

弟子問,如何守酒戒?

 師說,戒酒,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不飲酒,避免酒後亂性誤事,喪命傷身諸多不幸。當願眾生身體健康。

弟子問做錯事怎麼辦?

 師說,懺悔是佛教徒的功課,真誠的懺悔,發心不二過,上師是你的聆聽者。

弟子問,閉關的意義是什麼?

 師說,閉關潛修在於自性修持,唯有在上師的加持及指導之下,才能超越自我。有人誤以為閉關就是把自己關起來不吃不喝,師聞言,搖頭不語。

弟子問,什麼是自我?

 師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兩個對立的我,其實那是善與惡的交集,如空谷迴音。真正的你不是別人,也不是那個自己。兩個對立的我,都不是究竟的我。我無我,無我亦非我。

弟子問「諸法」、「佛法」有什麼不一樣?

 師說,諸法泛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猶如虛空中的繁星。佛法,是成佛的道路方法。

弟子問,自性如何了義?

 師說,智慧的性,不能說,如啞子吃蜜,識得如雲變化自在。

弟子問,什麼是當下?

 師說,當下一刻沒有開始,所以說不生。不生亦稱當下,遍滿一切時。既然不生,也就無滅。無常的本質亦是不滅,無常不是死亡或結束,而是剎那的永恆,斷常二見皆是邪知。當下,當下逝。

弟子問,什麼是覺悟?

 師說,覺悟者是了知性空的,不受緣起諸法的生滅範疇設限。

二僧對論,一說幡動,一說風動。

 祖師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
 家師說,是風動,亦是幡動,汝心動矣,只知開口對論,不覺此話已墮。

祖師說,開口即失,閉口即喪,不開不閉,十萬八千。

 弟子問,該如何?
 家師說,悟了再講,開口般若,閉口示航,隨緣自在。

廣老說,無來也無去。

 六祖講,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足,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家師說,法身是一切,放下便是。

噶瑪噶居寺 版權所有 2002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