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廿三日
上師就是佛,是慈悲智慧的表徵、是真理的發揚者。 上師的本質(上) 學習佛法,追求心靈的解脫是唯一目標,修持過程中,上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上師有二,一者為外在上師、一者為內在上師。眾生本具的「無染自性」、「真實的佛性」,就是內在上師;外在上師則是佛的具體化現,是慈悲智慧的表徵、是真理的人格化。依止上師,乃成佛最直接的途徑。 六道眾生都具有佛性,此乃成佛之因。彌勒菩薩說,「眾生本具如來藏,一時蓋障所染故,佛性如礦中金,一時不顯,但金之體性不變。」佛性被無明懷疑等各種染污障蔽,好像鑽石蒙塵,顯不出光澤,所以眾生所具的未淨佛性稱為「如來藏」。頂果仁波切說:「沒有一佛不依修持、不依精神上的導師而證悟。」我輩亦然。超越心靈的唯一途徑是信仰,也唯有藉著上師的引導,才能識得本具心性而開悟,令佛性圓滿彰顯。外在上師正是內在上師(佛性)的示現;佛不在外面,不在佛像裡面,而是本具於自已心中。究竟來講,是自已讓自已成佛,而不是哪位外在上師讓你成佛。然而唯有上師才能教導我們認識心、了解究竟真理,恢復我們的信心及信仰力,從不識真實自性之苦解脫;不了解心的自性,就像被囚禁於暗室之中。所以上師功德如海,恩德浩瀚,無比殊勝! ◎體認上師本質,開啟加持之源 上師的智慧心,就是「超越邊見的無二」,如大手印的真理,是絕對的、無二的、超越一切。曾有學者主張:「所謂的佛或者喇嘛,並不是如同鐵、水晶、金銀一樣物質化的東西。喇嘛或者佛的本質是空性,他們的自性清明,外相閃耀著不受阻礙的覺知,充滿靈性。除此之外,並沒有物質上的形態或顏色。明瞭上師究竟為何,我們就能生起信心,將心安住於其中。這種態度、認知和學習非常重要。」上師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清明無染的智慧、就是空性、就是佛。唯有對此真正了解,才算瞭解上師,而不會在意上師外相的美醜胖瘦。切莫以世俗的觀點看待傳承上師,誤以為上師只不過是個也會吃喝拉撒睡,有情緒的平凡人而已。否則,珍貴的上師在我們心中便與凡夫無異,將無法得到加持和教導;而對上師來說,一點增損都沒有。 好的上師,會不厭其煩教導什麼是佛性,用盡各種方法淨除弟子的習氣,甚至叫我們去做最不願意做的事從中磨鍊。上師引領我們發現自已、了解自已、超越自已。只要是如法的弟子,如法的上師,必須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這是上師跟弟子之間神聖的誓言:三昧耶戒!身為上師最大的責任,就是教導弟子,捨棄世俗的牽絆,步上解脫的正道。具體作為,就是觀察弟子的習氣,予以對治。上師基於責任的嚴厲教導,就像是把人活生生的扒了一層皮,然後踩在地上踹三下;因為累世積聚的惡習和認知,形影不離緊隨我們輪迴生生世世,不增反減;業力習氣之頑強厚重,不下猛藥是難以徹底淨除根治的。所以上師的教導,不是「一針見血」而已,而是把你的自我徹徹底底粉碎,這才是一位上師真正要做的事情。但每當我真正教導時,誤解就會產生,弟子誤解上師的用心,因而毀謗傷害;但我深度瞭解,沒有被傷害,如何救渡弟子出輪迴? 上師有責任引導弟子登上心靈的喜瑪拉雅山,不應讓弟子持續在山谷間遊蕩。山峰不是那麼高,只是人們經常徘徊沉溺於山谷間,遲遲未能攀峰至極,所以見不到山峰,以為很遙遠。攀峰行道,務必要降服慾望;降服慾望的意思,就是要戰勝你的頭腦。因為真正要超越自己,則必須由「理性」進入「非理性」。理性是一種自我的顯現,而你必須超越自我,進入「非理性」之中,最後超越理性跟非理性,回歸「本來的存在」。上師永遠都像一面鏡子,可讓你從上師身上看到自己的可愛與醜陋。上師只會把你掏空,讓你的心裡腦中少一點什麼,而不是增加什麼。所謂「空」,有別於迷糊昏沈,乃是一種超越感覺的存在。 ◎追隨上師、全心臣服 師徒一定要彼此認識了解,經由互動建立非常特殊、親密、而神聖的關係,作為證悟本然佛性之基礎。皈依必須一心追隨上師,既然成為我的弟子,就應當要如同小象追隨母象一樣,緊緊相隨永不捨離。像幼獅一樣,當母獅做獅子吼的時候,萬獸俱散,唯獨幼獅歡喜趨前。我的傳法,就像獅子吼,不具因緣慧根者,一聽就想逃離。追隨上師,並不是隨一時的感覺而相信。要追隨上師真正的存在!只有完全臣服,像幼鷹爭食母親所餵的食物,毫無懷疑,才能一嚐甘露法味! 進入到生命之流,只要順流漂去就行,不要反抗,你將不被河水吞噬。人掉到河裏,只要反抗掙扎一定溺斃;進入生命之流,若反抗生命的存在與顯現,就有嚐不盡的挫折、痛苦與失敗。每每看到這裏,我的手已經伸在岸邊了,就要拉弟子一把,但往往因為弟子的我執、懷疑而未果。如果你認為你是對的,那麼就沒有需要、沒有必要皈依追隨上師。既要追隨,就應全然接受上師的教導,不要拂逆或抗爭。修行要的難道不是覺悟嗎?而我無時不刻、無所不用其善地循循誘導,為的就是讓大家覺悟,早一天覺悟!覺悟像清晨的桂花,只有等待陽光,才能散發芬芳,佛性就是那桂花,就在那裡,記住。(接下期) (本文已於91年9月23日刊載於中華日報) 噶瑪噶居寺 版權所有 2002 Karma Kagyu Monastery. All Rights Reserved.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