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刻骨銘心的感恩感動?什麼是美麗莊嚴的師徒相應?且讓我們回溯時空,從十五世紀的西藏說起。 第四世夏瑪巴確吉札巴(1453~1524)降生之夜,當地人見到天空出現兩輪皎潔明月。十二歲夏瑪巴正式陞座,舉行「紅寶冠法會」。四十六歲時,夏瑪巴成為統御西藏的最高領袖。五十一歲,夏瑪巴啟建有名的揚巴千(Yangpachen,另譯「羊八井」)大佛寺,該寺緊鄰祖普、位於拉薩北方不遠處,大殿由七十二根大柱支撐,雄偉莊嚴,成為後來歷代法王夏瑪巴駐錫的聖地。許多噶居四大八小傳承的著名上師,均為夏瑪巴的弟子。七十二歲,夏瑪巴涅槃,瑞兆殊勝。聖體成就全身舍利,供奉於揚巴千寺院中舍利塔內。 第五世夏瑪巴袞秋顏拉(1525-1583)誕生時,有寒冬百花齊放的禛祥。才降世,就聽見他持誦六字真言的聲音。第八世噶瑪巴為之舉行坐床大典,授以教法。十二歲,第五世夏瑪巴即圓滿所有的修習。殊勝的禪修證量,感召許多利根弟子前來求法。第八世噶瑪巴圓寂後,夏瑪巴認證了第九世噶瑪巴,主持新噶瑪巴的陞座大典,並將所有顯密教法傳給噶瑪巴。 第五世夏瑪巴圓寂荼毗時,頭骨、手骨、腿骨等聖骨舍利完好不壞,這是修行有大成就的瑞兆。弟子們將這些聖骨舍利與第四世全身舍利一起供奉。 文革時期,揚巴千大佛寺遭破壞,第四世夏瑪巴全身舍利、第五世聖骨,都被紅衛兵取出置於廣場。紅衛兵拿斧頭往第四世夏瑪巴左臂砍下,頓時鮮血噴湧,令全場震懾驚駭不已!這時有位老喇嘛出面制止,苦口婆心勸告他們,必須速將舍利入土安奉,以免招惹不幸和災禍。在老喇嘛的智慧化解之下,無知的紅衛兵才免造滅佛舍利的惡業;也讓夏瑪巴全身舍利,得以保全於揚巴千而不再被損傷。 1982年,西藏佛寺大抵恢復了正常運作,揚巴千被允許有八十位喇嘛常住。有人提議於當年埋藏第四世夏瑪巴全身舍利之處進行挖掘;舍利出土後,令眾人驚訝萬分——它不但未腐化,反而頭髮增長,左臂刀疤自然癒合,而且有檀香芬芳瀰漫。神聖的傳奇事蹟,不脛而走,甚至震撼了中共官方書記。而第五世夏瑪巴舍利也一樣完好如初。目前雖已供養於舍利塔,然而由於缺乏經濟能力,揚巴千寺無力啟建精緻莊嚴的舍利塔安奉上師舍利,此塔也無法從外面瞻仰聖容,對虔誠的弟子而言,未嘗不是一種缺憾。 2002年三月法王夏瑪巴錫台弘法,來自揚巴千的蔣巴喇嘛也隨行,他再三透過翻譯,希望晉見總持仁波切。當繁忙法務告一段落之後,我會見蔣巴喇嘛,喇嘛虔敬地取出「揚巴千管理委員會」專函,雙手呈奉,隨即娓娓道來一段揚巴千今昔…… 第四世夏瑪巴身為國王,對西藏有大貢獻。他曾言,建道場於揚巴千寺址舊地,並非長久之計,為千秋基業設想,應另外覓地建寺才好,並且授記處所。但由於夏瑪巴致力於照顧藏胞、鞠躬盡瘁,反而無暇再建新寺。文革時期,四百多年歷史的揚巴千大佛寺不幸被毀。 而今,揚巴千八十位喇嘛開會決議,決定於當年第四世夏瑪巴預言授記的吉祥寶地,重新啟建新寺,並蓋佛學院與舍利塔,奈何苦於經費短絀無法進行;這一世法王夏瑪巴,又竭盡心力於噶瑪巴的佛行事業,亦無暇顧及揚巴千。所以揚巴千位階僅次於夏瑪巴的擴熙仁波切指示,唯有遠到台灣尋求總持 噶瑪天津仁波切的協助,大事因緣才能圓滿。 蔣巴喇嘛以微顫的聲音訴說這段典故,並獻上一件令我驚訝的聖物——第五世夏瑪巴的身骨舍利,約一截尾指大小,琥珀色澤。另一件是第五世夏瑪巴牙齒舍利。喇嘛將琥珀色骨舍利供養與我(現今安奉於文殊院一樓壇城),齒舍利則敬獻法王。 有人說,回憶是一種古老的負擔,沈溺其中不免阻礙一個人的進步,因為回憶看到的都是過去;但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時空長河她蜿蜒古今,因緣也總微妙銜續。當我親見這一方舍利,不禁全身汗毛豎立,頓時進入悠遠的時光隧道。當時西藏何等富裕安定,在藏胞臉上不見刻畫歲月的風霜皺紋,而是天之驕子的法喜;怎奈1959中共血洗西藏,苦守家園的慘遭教難迫害、流亡在外的飽受顛沛流離,教人不勝欷噓!而今,對著 上師的聖骨舍利,內心異常平和寂靜,未曾有的安詳,宛如潛入禪修的定境。當下清楚覺知這是一種法教,更是一項使命。當今上師有恩於我,我必須盡一位弟子的責任,那就是——重建揚巴千! 心海裡「重建揚巴千」的聲音如海無波,這五個字,重重地在內心裡許下承諾,無比堅定。神聖清淨的師徒三昧耶,得以超越時空共同成就佛行事業,這力量何等神奇。 諸位,這不是故事,而是存在於你我周遭一個可以積聚成佛資糧的機會。我考慮許久,是要全面告知弟子,還是私下找幾位功德主籌募款項?斟酌再三,決定公諸於世,讓大家都可以為新的揚巴千獻上一磚一瓦。讓我們的發心,也能遍滿喜馬拉雅! 洛本天津吉美 敬上
2002年法王駐錫本寺,仁波切獻身口意供養時,對法王的尊崇與臣服、不動的信心與至誠的奉獻,如強光般放射而出;震撼的感覺無法言喻,只能說那一幕至今想來,仍為之深深動容。而仁波切事師之道的完美,更示現於在在處處。 法會時,弟子獻饌供養,法王手取納受之後,仁波切一見法桌未放置小方巾,立即示意左右呈上,以便法王擦拭。細微處尚且如此體貼,大處的嚴謹自不待言。當年,法王認證仁波切之後,並未具體指示,要推動藏密在台生根、要翻譯法本……而我們的上師仁波切不但做了,而且是主動、積極、全面、貫徹而恆續。仁波切為我們樹立起新的噶居精神,並示範如何做一位好弟子! 啟建佛寺,是一艱鉅任務,尤其目前經濟不景氣,募款格外困難。為了籌建膳房,本寺財務負擔已屬沈重,為何此時仁波切慨然發心重建揚巴千?除了體現傳承佛法、歷史、文化的使命之難能可貴外,感念法王夏瑪巴恩德,當為首要原因。上師仁波切語重心長說道「法王夏瑪巴有恩於我……」有恩於上師仁波切,就是有恩於噶瑪寺弟子。因此,上師欲供養法王,吾等皆當輸誠護持。 如蒙發心隨喜贊助,請將善款交付各區執行長,或利用郵政劃撥,註明「重建揚巴千專款」。廣袤人世的每個角落,都將因您的一念菩提而感動。謝謝! ■山上時事 |
|